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监测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技术保证和支持体系。对生态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特点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生态监测的现状对今后该项工作开展作了设想与展望,为日后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提供基本思路。
作者
李玉英
余晓丽
施建伟
机构地区
南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南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64,共3页
Reservoir Fisheries
基金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阳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
关键词
生态监测
生物监测
环境监测
发展趋势
分类号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0
1
罗泽娇,程胜高.
我国生态监测的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2003,31(3):41-44.
被引量:34
2
姜必亮.
生态监测[J]
.福建环境,2003,20(1):4-6.
被引量:23
3
马天,王玉杰,郝电,关胜,但德忠,王斌.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四川环境,2003,22(2):19-24.
被引量:68
4
刘晓强,申田,连兵.
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J]
.环境保护,2000,28(12):18-19.
被引量:23
5
宫国栋.
关于“生态监测”之思考[J]
.干旱环境监测,2002,16(1):47-49.
被引量:10
6
穆冬燕,崔莉凤.
用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测水中酚类物质的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12-16.
被引量:24
7
付运芝,井元山,范淑梅.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2):27-29.
被引量:14
8
卜跃先,谭建强,王文清,彭晓燕.
洞庭湖湿地生态监测技术方法研究[J]
.人民长江,2001,32(11):46-47.
被引量:6
9
郑海.
包头市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初探[J]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0,12(3):37-39.
被引量:6
10
杨海.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服务[J]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2,14(1):21-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袁国映,潘伟斌,李红旭.
荒漠生态系统监测研究指标体系[J]
.干旱环境监测,1993,7(1):33-35.
被引量:4
2
肖笃宁.
宏观生态变化的观测与研究[J]
.生态学进展,1989,6(3):149-155.
被引量:10
3
陆强国.
洞庭湖湿地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初探[J]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4):34-36.
被引量:5
4
高世忠,周万村,范建容,郭洁.
森林火灾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J]
.环境遥感,1996,11(2):116-129.
被引量:16
5
卢金发,崔书红,林利,黄秀华.
金衢盆地土地退化遥感研究──以兰溪市上华试验区为例[J]
.环境遥感,1996,11(3):177-185.
被引量:10
6
张建辉,吴忠勇,王文杰,李雪.
农业生态监测目标与监测指标体系选择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1996,12(1):3-6.
被引量:4
7
张建辉,吴忠勇,王文杰,李雪.
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
.中国环境监测,1996,12(4):3-6.
被引量:21
8
王洪庆,陶战,周健.
农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探讨[J]
.农业环境保护,1996,15(4):173-176.
被引量:6
9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司.生态监测指标与方法研究[M].,1993..
10
王家骥.生态环境管理指标初探[M].中国环境科学院生态所,..
共引文献
142
1
李海.
小议生态环境监测[J]
.中外医疗,2007,26(9):35-36.
被引量:3
2
陈家长,杨琳.
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z1):325-329.
被引量:11
3
马丽.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08,6(5).
被引量:1
4
李学林,张麦琴,贾良珍.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2):100-104.
被引量:2
5
方芳,李华明.
“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2008,0(17):194-194.
被引量:2
6
邓力,余轶松,唐华.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研究[J]
.科技创业家,2013(15).
被引量:1
7
孙巧明.
试论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J]
.生物学杂志,2004,21(4):13-14.
被引量:12
8
刘艳萍,荣浩,邢恩德.
草原水保生态环境监测整体发展研究[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2(5):40-42.
9
梅卓华,张军.
南京市城市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4):45-46.
被引量:4
10
王娟,陆雍森,汪毅.
小城镇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研究综述[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5):7-1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32
1
李海.
小议生态环境监测[J]
.中外医疗,2007,26(9):35-36.
被引量:3
2
丁琼.
生态环境监测[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129-129.
被引量:8
3
沈韫芬,顾曼如.
水质-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PFU法)[J]
.科技开发动态,1994(2):44-45.
被引量:1
4
宋雪英,宋玉芳,孙铁珩,张薇,周启星.
土壤原生动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79-1982.
被引量:55
5
宋红波,朱旭.
对我国生态监测的思考[J]
.环境科学动态,2004(3):10-11.
被引量:11
6
陈正,刘常坤.
超声波萃取菠菜叶中叶绿素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4,21(6):37-38.
被引量:21
7
王振红,桂和荣,罗专溪,袁文华.
采煤塌陷塘浮游生物对矿区生态变化的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1):42-46.
被引量:18
8
刘创民,李昌哲,苏云良,张满屯,焦桐林,金铃.
北京九龙山灌丛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分析[J]
.林业科学研究,1994,7(2):143-148.
被引量:27
9
马克平,刘玉明.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J]
.生物多样性,1994,2(4):231-239.
被引量:1932
10
沈韫芬,龚循矩,顾曼如.
用PFU原生动物群落进行生物监测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集刊,1985,9(4):299-308.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17
1
牛玉欣,尹春娥,付超.
城市道路路域生态环境监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2):163-165.
被引量:1
2
南浩林,景宏伟,丁宁,张耀.
生态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35-39.
被引量:14
3
谢钦铭,李向阳.
敌百虫和久效磷农药对蒙古裸腹溞的急性毒性研究[J]
.水产科学,2007,26(3):164-166.
被引量:9
4
张高生,王仁卿.
现代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J]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4):380-384.
被引量:22
5
申志新.
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工作的方向与任务[J]
.青海环境,2008,18(3):98-100.
被引量:1
6
张芳挺,熊康宁,周文龙,赵志成.
喀斯特生态监测及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107-110.
被引量:1
7
孙红梅,李华,陈建业,张晓丽.
路域生态环境监测研究综述[J]
.交通标准化,2010,38(19):59-65.
被引量:2
8
简生龙.
青海水生野生生物现状及保护对策[J]
.青海农林科技,2010(4):35-37.
被引量:1
9
李文峻.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1):91-94.
被引量:15
10
简生龙.
青海“十一五”渔业科技成果和发展建议[J]
.青海农林科技,2011(4):50-52.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
孙辉.
沿海低地城市道路建设中环境工程设施配置研究——以青岛高新区为例[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2):203-204.
2
桑翠翠,杨海娟.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回顾和展望[J]
.地下水,2012,34(1):87-89.
3
张燕.
生态监测及其在“三江源”地区的应用[J]
.江西化工,2008,24(3):185-187.
4
刘慧君,郭聪,刘鉴樟,乔巧.
敌百虫和吡虫啉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复合毒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662-13663.
被引量:2
5
刘昌平,刘昌利,王进.
四种常见农药对日本三角涡虫的急性毒性研究[J]
.中国林副特产,2008(6):19-22.
被引量:10
6
刘庆生,李集生,刘高焕,宋创业.
Hydra土壤测试仪测定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壤水分与盐分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61-162.
被引量:4
7
孟岩,赵庚星.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河口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2009,29(2):163-167.
被引量:54
8
张芳挺,熊康宁,周文龙,赵志成.
喀斯特生态监测及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107-110.
被引量:1
9
王延红,李聚方,李静,杨国宪.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监测构想[J]
.中国水土保持,2010(5):15-17.
10
陈小红.
我国生态监测问题及对策研究初探[J]
.科技信息,2010(11):386-386.
被引量:3
1
孙天华,刘晓茹,傅桦.
浅评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现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3):78-81.
被引量:26
2
刘宝英.
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0):627-627.
3
姜增清.
河南省环境生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J]
.创新科技,2011(8):24-25.
4
谢庆剑,杨再雍,李明玉.
生态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
.广西轻工业,2008,24(8):77-79.
被引量:15
5
屈红艳.
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185-185.
被引量:6
6
文建龙,黄立平.
生态灾害与弱势群体[J]
.四川环境,2007,26(1):118-121.
被引量:3
7
赵家芬.
对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3(20):201-201.
被引量:1
8
张建华.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 促进汉中生态建设[J]
.汉中科技,2008(5):54-55.
9
谢冠君.
关于福州生态市建设的几点思考[J]
.低碳世界,2014(07X):26-27.
10
覃晓媚.
生态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究[J]
.大科技,2013(12):350-351.
水利渔业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