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早期血小板的变化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伤寒早期血小板的变化施铁明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嗜酸细胞(EC)计数常作为伤寒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但血小板计数(BPC)的早期变化报道较少。我们从1990年以来,对疑似伤寒、病程少于7天的患者同时检测BPC、WBC、N、EC、...
作者
施铁明
机构地区
江苏省吴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8-268,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关键词
伤寒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分类号
R516.304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991年
2
何南祥,传染病学(第2版),1979年
同被引文献
18
1
林国连,何艳,洪流,黄云平.
BACT/Alert120血培养联合白细胞计数快速诊断伤寒[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4):344-345.
被引量:1
2
汪中强,张育.
伤寒患者血象及骨髓象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1993,10(5):35-36.
被引量:4
3
黄东生,吕善根.
血小板平均容积在某些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6):331-334.
被引量:36
4
董德英,丁正琪.
140例伤寒血白细胞结果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1995,13(6):329-329.
被引量:7
5
闫梅英,梁未丽,李伟,阚飙.
1995-2004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的流行分析[J]
.疾病监测,2005,20(8):401-403.
被引量:104
6
杨菊红,胡丽华,李一荣,时杰.
血常规结果在常见传染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06,21(4):386-388.
被引量:9
7
戴自英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8.
8
乔汉臣 徐良珍 等.伤寒与副伤寒.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93.
9
彭文伟 马亦林 等.伤寒与副伤寒.传染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0.
10
乔汉臣,徐良珍,赵中失.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93
<
1
2
>
引证文献
9
1
林秉滔,庄海珍,陈进.
256例副伤寒甲患者血常规变化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05,25(3):75-76.
被引量:3
2
施铁明,陈珠慧,徐惠明,左郎宁,褚长荣,俞兆英,黄伟,丁春媛.
伤寒患者外周血小淋巴细胞变化观察[J]
.中级医刊,1997,32(2):24-25.
3
万蕾,肖柯玲,叶晓光,黄远明.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2):225-226.
被引量:5
4
王迎秋.
甲型副伤寒血白细胞等参数变化与病程关系[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4):578-579.
5
曾台文,林秉滔,陈进.
35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常规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4):5373-5374.
被引量:2
6
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
伤寒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及其意义[J]
.浙江实用医学,1998,3(6):10-11.
被引量:2
7
林立民,李纯义.
肠伤寒继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7例[J]
.中原医刊,2000,27(5):35-36.
8
肖寒,胡平,李佳.
甲型副伤寒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四项参数的观察[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24(6):525-526.
被引量:4
9
张国英,樊秋阳.
伤寒病人周围血象变化及原因分析[J]
.交通医学,1996,10(3X):42-4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吴剑琴,杨二杨.
甲型副伤寒220例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4,6(7):593-594.
被引量:1
2
林秉滔,庄海珍,陈进.
256例副伤寒甲患者血常规变化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2005,25(3):75-76.
被引量:3
3
周仁芳,曾爱平,丁玎,程茂良,蔡丽敏,颜鸣鹤,毛文祥.
甲型副伤寒患者多项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12):1523-1524.
被引量:2
4
陈年楷.
伤寒、副伤寒68例临床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08,15(3):40-41.
5
王迎秋.
甲型副伤寒血白细胞等参数变化与病程关系[J]
.中国热带医学,2008,8(4):578-579.
6
曾台文,林秉滔,陈进.
35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血常规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4):5373-5374.
被引量:2
7
陈一晖,李武,张艳梅.
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567-1568.
被引量:3
8
何伟春.
伤寒、副伤寒30例误诊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0,22(7):28-29.
9
景亚斌,李慧,吴建设.
甲流期间469例发热病例血常规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4):456-457.
被引量:3
10
聂峰,孙煦勇,谭庆,赖彦华,董建辉,肖曙峰,李壮江.
肾移植术后并发甲型副伤寒五例分析[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0(9):531-533.
<
1
2
>
1
傅贵峰,陈伟,李静.
血小板计数对ARDS患者的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1995,10(19):911-911.
2
姚正兵,刘琏.
中性粒细胞与病毒感染[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0,13(1):25-29.
3
曹琅琳.
中性粒细胞在多脏器衰竭发病中的作用及其防治[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3,5(5):309-311.
被引量:1
4
谢尔凡.
中性粒细胞在ARD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4,14(3):173-174.
被引量:2
5
王峻峰.
生长激素与中性粒细胞[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3,13(6):17-20.
6
程宝泉,樊薇,周涛,钟宁.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170-1170.
被引量:9
7
吴付轩,丁文惠,张钧华.
中性粒细胞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
.临床荟萃,1999,14(1):28-29.
8
郑南浩.
评价肝疾病分级和分期[J]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3(12):19-20.
9
郭西民.
低分子量肝素钙和肝素钠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比较[J]
.中原医刊,2004,31(17):16-17.
被引量:7
10
黄微星.
丙戊酸联合环孢素A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
<
1
2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书红
肖才文
徐翔
曹媛
于海燕
刘爱国
林秀英
瞿燕平
张立亚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湖北省中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相关主题
鼻部手术
围手术期处理
外科手术
老年
老年人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