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脏证候实验指标及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述评(I)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正>证型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1]。
作者
鄢东红
金益强
机构地区
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处
《湖南中医杂志》
1995年第6期47-49,共3页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部分)
关键词
证候
病理生理学
脾虚
肾虚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1
参考文献
20
1
戴小华,孙弼纲.
脾虚患者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403-405.
被引量:11
2
陈学忠.
论老年肾虚与血瘀[J]
.四川中医,1994,12(4):12-13.
被引量:12
3
蔡新吉,张燕,黄世林.
肾虚证患者骨矿物含量改变的初步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3):154-155.
被引量:15
4
胡梅.
肾虚证大鼠骨胶原与钙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肾主骨的关系[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3):48-48.
被引量:3
5
马建伟,徐丽梅,孟如松,郝刚,夏天.
脾虚证与胃窦粘膜D和G细胞关系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5):41-43.
被引量:9
6
牛桂琛,杨国祥,阎兰,余西林.
肾虚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透明质酸与衰老关系初探[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4):59-61.
被引量:2
7
徐志伟,邓中炎,潘毅,李建平,梁幼雅,宋述才,张新春,余煜棉,陈美红,黄东瑞.
肾气虚、肾气阴两虚、脾气虚证微量元素谱的判别分析[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4):220-223.
被引量:2
8
马建伟,都刚,徐丽梅,张志玲,李路平,贾广兴,夏天.
大鼠脾虚模型血浆及胃肠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2,19(8):42-45.
被引量:17
9
申春悌,陈建明,朱家熊.肾虚证与红细胞变形性关系的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1992(03).
10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沈自尹,王文健.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
.临床荟萃,1987(4):189-189.
被引量:120
2
匿名著者,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4年,2期,82页
3
韩琴琴,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4年,11卷,3期,181页
4
李丹宇,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4年,11卷,4期,184页
5
杨泽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4年,3卷,4期,193页
6
刘时中,生理科学进展,1983年,14卷,2期,147页
7
王式平,全国冠心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1986年
8
石体仁,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6年,5卷,2期,114页
9
沈自尹,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6卷,10期,598页
10
朱美伦,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5年,13卷,3期,225页
<
1
2
3
>
共引文献
142
1
佘婷婷,陈学忠.
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中风病证经验辑要[J]
.名医,2020,0(1):37-37.
被引量:1
2
黄惠生,谭毓治,汤益明.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tecting Effects of Yiqi Huoxue(益气活血)Recirein Myocardial Ischemic Models in Dog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1996,2(4):277-277.
3
张毓华,李共富.
山苍子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J]
.湖北中医杂志,1993,15(6):9-10.
被引量:3
4
马志君,张举之.
牙周炎患者红细胞SOD血清LPO水平的变化[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3,11(1):7-9.
被引量:4
5
江中潮,何洪阳,刘罡,邓友章,黄勇,刘毅,肖裕华.
骨生注射液对实验性骨性关节炎家兔血浆SOD和MDA的影响[J]
.中国骨伤,2004,17(10):593-595.
被引量:17
6
都占陶,杨丽彩,危北海.
补肾通络方对老龄大鼠肾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0):6-8.
被引量:1
7
吕志平,刘承才.
微循环方法在中医诊法研究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3):43-47.
被引量:2
8
马建伟,徐丽梅,孟如松,郝刚,夏天.
脾虚证与胃窦粘膜D和G细胞关系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5):41-43.
被引量:9
9
吴苏冬,周冬枝.
脾虚证本质的研究现状[J]
.现代中医药,2002,22(1):31-34.
被引量:14
10
许嘉坤.
中药抗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研究近况[J]
.四川中医,1994,12(7):7-9.
被引量:4
<
1
2
3
4
5
…
15
>
同被引文献
83
1
李凤文,须惠仁,张问渠,温天明,傅湘琦,王安民,杨云,孙恩亭,谢小冰,成伊竹,阚甸嘉,陆广莘,鄂征.
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1,32(10):46-48.
被引量:61
2
傅益群,吕健.
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关系释义[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65-1666.
被引量:21
3
宋剑南.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9):13-15.
被引量:6
4
翁维良,黄世敬,洪尚杓.
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质的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58-61.
被引量:47
5
朱虹,王树槐,王晓铃,张亚东,葛玲.
肝阳上亢证植物神经功能及其递质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3):3-5.
被引量:24
6
王键,赵辉,李净,胡建鹏,李玉梅.
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1,9(4):216-220.
被引量:78
7
汤昱,曹昌华,顾玉苏,刘宝顺.
微机化脉图仪[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3,17(5):272-274.
被引量:1
8
李国彰.
中医稳态观与稳态学说[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6):7-11.
被引量:20
9
谢薇西,高贤均.
中西医学互补结合的思想和方法[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14-17.
被引量:5
10
陈家旭,杨维益.
肝气虚证的临床诊断及辨证规律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1):12-14.
被引量:22
<
1
2
3
4
5
…
9
>
引证文献
3
1
郭淑贞,王伟.
中医证候的现代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85-688.
被引量:6
2
陈家旭.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7):58-62.
被引量:45
3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光明中医,2000,15(2):4-8.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71
1
岳月,金明秀.
金明秀教授治痹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2):107-110.
被引量:4
2
张四春,李泽庚,彭波.
肺气虚证与肺阴虚证对比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40-41.
被引量:3
3
黄柄山,Steven Aung,何玉信,郝吉顺,杨长青.
再论肝郁气滞及其有关证候之病生基础[J]
.中医药学报,2009,37(5):3-6.
被引量:9
4
宋镇星,蒋成友.
从肝论治甲亢体会[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9):751-752.
被引量:10
5
金培志,岳广欣.
肝肾阴虚证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及中药对其调节作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9):768-769.
被引量:11
6
王爱成,王玉来,崔向宁,江涛,陈锦锋,李柏.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脏腑证候研究中的运用价值[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89-90.
被引量:2
7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挂牌成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3):90-90.
8
吴爱华,易法银,胡方林.
藏象学说百年发展概述[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3):29-30.
被引量:7
9
严灿,徐志伟.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59-462.
被引量:132
10
徐贵华,王忆勤,李福凤,赵立宇.
肺病辨证客观化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05,18(9):61-62.
<
1
2
3
4
5
…
8
>
1
鄢东红,金益强.
五脏证候实验指标及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述评(Ⅱ)[J]
.湖南中医杂志,1996,12(1):39-41.
被引量:2
2
路绍祖.
五脏证候针灸治要(下)[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9(2):13-15.
3
臧佩林.
心病证候辨证施治心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2,24(7):9-10.
4
高云霞.
浅论《金匮要略》水气病的分治法[J]
.中医杂志,2008,49(7):664-665.
5
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付晓伶,陈晓,汤伟昌,阚卫兵,许敏.
小鼠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508-510.
被引量:45
6
侍伟.
建国以来《千金要方》五脏证候总体的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3):264-264.
被引量:2
7
赵薇,于峥,陈小野.
从证候名称探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证候特点[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5-16.
被引量:1
8
陈小野.
气虚证的非定位性——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2)[J]
.中医杂志,2012,53(13):1086-1087.
被引量:6
湖南中医杂志
199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曾铁
李曦珍
袁骏毅
宋金明
段丽琴
侯文瑜
李学刚
李宁
袁华茂
相关机构
《光谱实验室》编辑部
复旦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河南大学
四川大学
相关主题
讯息
口腔医学
牙医学
口腔修复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