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菌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后胃镜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胃炎抗菌治疗后的病理变化,为临床提供防治本病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东山区人民医院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治疗患者胃镜活检50例,每例分别取材作光镜、电镜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胃黏膜病变轻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轻的病例比以往明显增多,HP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紧密接触,常嵌入微绒毛之间,并与胞质膜黏附,微绒毛常受损害,HP发生退行变性。结论:HP主要通过与黏膜上皮或腺上皮细胞微绒毛紧密接触或黏附,释放毒性物质,损害上皮细胞,并引起炎症反应。HP明显发生退行性变和胃黏膜病变减轻显然与临床采用抗菌药物有关。
作者 彭杰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648-1649,共2页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余俐,彭杰青,邬全会,暴菊英.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及其与Hp、GH关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2):161-163. 被引量:26
  • 2余俐,彭杰青,暴菊英.慢性胃炎简便三重染色法——同时检测胃黏膜组织、肠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的新方法[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56-57. 被引量:3
  • 3Chun HJ, Park DK, Park CH, et al. Electron microscopic evaluation of adhesion of Helicobactor Pylori to the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in chronic gastritis. Korean J Intern Med, 2002,17 ( 1 ) :45 - 50
  • 4中国医学科学院.微绒毛和纤毛[A]..见:医学生物学电子显微镜图谱[C].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0.
  • 5周殿元 杨海涛 张万岱.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因素和机制[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90-99.
  • 6Sarosiek J, marshall BJ, Peura DA, et al. Gastrodul denal mucus gel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Am J Gastroenterol,1991,86(6) :729 - 734
  • 7Tytget GNJ. Working party reports. 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Melbourne, Blackwell, 1990: 36 - 45

二级参考文献10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