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初名噪一时的意象派,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与对话在诗歌上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出发,针对意象营造、遣词造句、绘画性等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同时也指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英汉语法结构的迥异,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作者
唐德斌
机构地区
内江师范学院外语系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95,共4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英美意象派诗歌
绘画性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J. G. Fletcher, The Asian Legacy and America Life. Ed. Arthur E. Christy. New York: John Day 1945 P155.
2
彼德·琼斯.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序【M】.漓江出版社,1986.152,9.
3
赵毅恒.远游的诗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1..
4
陈全黎.
英美意象派与中国意境说[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6(1):19-24.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69.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
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第二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4
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5
飞白.世界诗歌史纲(现代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6
蔡报文."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与叶朗先生商榷[J].争鸣,1994,(2).
7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919-1949)[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共引文献
2
1
唐德斌.
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比较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98-101.
2
王汶成.
全球化语境下的“意境”研究评述[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0-3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白劲鹏.
庞德的“地铁车站”:意象主义的终点——兼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比较[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6):130-134.
被引量:16
2
李伟民.
简析意象派诗歌[J]
.当代外国文学,1989,10(4):174-176.
被引量:3
3
罗朗.
意象的中西合奏与变奏——庞德意象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差异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7(5):69-73.
被引量:10
4
汪玉枝,谢丹焰.
中国古典诗歌成就了庞德[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9):103-105.
被引量:1
5
谢艳明.
中英诗歌视觉意象的美学解读[J]
.外国语言文学,2006,23(1):53-56.
被引量:11
6
彭予.二十世纪美国诗歌[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7
田朝绪.
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意象派诗歌的影响[J]
.外语研究,2003,20(4):34-39.
被引量:14
8
刘介民.
比较意象诗学[J]
.学术研究,2004(6):123-12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林莺.
从意象看中国汉字文化内涵和英美意象派的诗歌[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9(1):28-29.
被引量:1
2
刘晶辉.
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意象派诗歌的比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9):99-10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邓心强.
近30年中国文论核心元范畴“象”研究述评[J]
.武陵学刊,2012,37(5):130-136.
被引量:2
1
唐德斌.
中国古典诗歌与英美意象派诗歌比较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11):98-101.
2
郭雷,赵亭亭,么春影.
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比较研究[J]
.青春岁月,2012,0(6):228-228.
3
冯国忠.
谈英美意象派诗歌[J]
.国外文学,1983(2):111-124.
被引量:1
4
刘岩.
论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J]
.中国文化研究,1995(2):124-130.
被引量:12
5
刘娜.
中国古典诗歌和英美意象派诗歌之“意象”比较[J]
.芒种,2014,0(9):201-202.
6
朱依理,胡梅红.
成功在于三转九弯: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意象探析[J]
.语文建设,2015(10Z):56-57.
被引量:2
7
孙叶红.
生命深处的情怀——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意象探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6):46-49.
8
马贺兰.
“意象派”与“朦胧诗”[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8(2):74-78.
被引量:1
9
耿纪永.
英美意象派诗歌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译介[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96-102.
10
张娟.
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之比较[J]
.科教导刊,2012(20):182-182.
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