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的新进展毛东森,卢立义(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MaoDongsenandLuLiyi(ShanghaiResearchInstitute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Shanghai20120...
作者
毛东森
卢立义
机构地区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821-825,共5页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关键词
环氧乙烷
银
催化剂
进展
分类号
TQ231.1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9
参考文献
3
1
吕荣先.
环氧乙烷和乙二醇的制备新工艺[J]
.石油化工,1990,19(1):48-51.
被引量:1
2
团体著者,1987年
3
匿名著者,87-102701,1987年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沈景余,石油化工,1987年,16卷,8期,593页
2
陆广中,石油化工,1985年,14卷,5期,262页
同被引文献
73
1
卢冠忠,金国杰.
环氧丙烷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化工进展,2004,23(11):1153-1160.
被引量:9
2
袁晓红,张式,杨军,邓景发.
乙烯环氧化反应中铼的助催化机理[J]
.石油化工,1993,22(5):293-298.
被引量:6
3
刘育,沈师孔.
直接利用甲烷氧化偶联产物中的稀乙烯制环氧乙烷[J]
.石油化工,1994,23(3):153-159.
被引量:4
4
沈景余.
世界环氧乙烷、乙二醇生产现状及技术进展[J]
.石油化工,1994,23(9):611-617.
被引量:23
5
温树林,阮美玲,杨宝珍.
金属银催化剂的显微结构特点[J]
.无机材料学报,1994,9(3):379-383.
被引量:1
6
毛东森,卢立义.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石油化工,1995,12(3):1-5.
被引量:5
7
张式.
乙烯环氧化反应机理研究的新进展[J]
.石油化工,1995,24(8):586-595.
被引量:7
8
刘文明,刘芬,李凤仪,罗来涛.
在Au/TS-1上气相原位再生H_2O_2用于丙烯环氧化反应[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4):358-362.
被引量:1
9
吕荣先.
环氧乙烷生产用银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J]
.石化技术,1996,3(2):123-126.
被引量:5
10
李哲,金永漱,颜其洁.
氧化镧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J]
.燃料化学学报,1996,24(3):191-197.
被引量:6
<
1
2
3
4
5
…
8
>
引证文献
9
1
雷志祥,饶国瑛,张志祥.
原位红外技术研究银催化剂及其载体α-氧化铝的表面酸性[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33(2):78-80.
被引量:5
2
蒋文贞,张志祥,陈建设.
银催化剂使用前后的微观变化[J]
.石化技术,2004,11(2):20-23.
被引量:6
3
毛东森.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中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1997,4(1):58-62.
被引量:1
4
吕绍洁,邱发礼,赵明英.
天然气和氧偶联制环氧乙烷催化剂的反应性能[J]
.分子催化,1998,12(5):349-354.
5
李基涛,张伟德,许建东.
乙烯环氧化选择性与银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关系[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5):721-725.
被引量:1
6
毛东森,卢文奎.
环氧乙烷生产技术的新进展[J]
.石油化工,1999,28(7):480-483.
被引量:6
7
刘贤斌,吴疆.
H_2O_2环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研究[J]
.辽宁化工,2013,42(7):760-763.
8
卢立义,何文军,王嘉华.
固体催化剂微反评价工艺的研究[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21(5):333-335.
被引量:1
9
贺泓,张润铎,余运波,刘俊锋.
富氧条件下氮氧化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 Ⅰ.Ag/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J]
.催化学报,2003,24(10):788-794.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石晓燕,张长斌,贺泓.
Ag/Al2O3+Cu/Al2O3组合催化剂上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J]
.石油化工,2004,33(z1):1302-1304.
2
王进,解淑霞,余运波,贺泓.
贵金属改性的Ag/Al2O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J]
.石油化工,2004,33(z1):1309-1311.
3
刘坚,赵震,徐春明.
柴油车排放碳黑颗粒消除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催化学报,2004,25(8):673-680.
被引量:23
4
蒋文贞,张志祥,陈建设.
银催化剂使用前后的微观变化[J]
.石化技术,2004,11(2):20-23.
被引量:6
5
项里程,帅石金,孙建军,王建昕.
柴油机稀燃NO_x催化剂的性能评价试验[J]
.内燃机学报,2004,22(5):444-449.
被引量:6
6
石晓燕,张长斌,贺泓.
富氧条件下Ag/Al_2O_3和Cu/Al_2O_3组合催化剂催化C_3H_6选择性还原NO_x的性能[J]
.催化学报,2005,26(1):69-73.
被引量:10
7
刘俊涛,徐春明,谢在库,钟思青.
C_4烃催化裂解动力学装置进料方法的研究[J]
.工业催化,2005,13(1):25-28.
8
苗静,王延吉.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5,13(4):44-47.
被引量:17
9
吴强,高洪伟,贺泓.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SO_2对Ag/Al_2O_3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NO_x反应的影响[J]
.催化学报,2006,27(5):403-408.
被引量:7
10
唐永良,万惠霖.
银催化剂研究进展(上)[J]
.杭州化工,2006,36(3):6-10.
被引量:2
<
1
2
3
4
5
>
1
生产环氧乙烷银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J]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2004(4):32-33.
2
苗静,王延吉.
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5,13(4):44-47.
被引量:17
3
毛东森.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中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石化技术,1997,4(1):58-62.
被引量:1
4
缪清元,于跃.
焙烧温度对银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J]
.广东化工,2014,41(22):39-41.
被引量:1
5
陈建设,王淑娟,李金兵,张志祥.
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石油化工,2015,44(7):893-899.
被引量:13
6
刘宗语,谷彦丽.
乙烯环氧化反应器拟均相二维数学模型[J]
.石化技术,2013,20(1):13-18.
被引量:4
7
刘艳杰,刘景忠,林峰.
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19-21.
被引量:2
8
燕化公司研究院环氧乙烷银催化剂占领国内市场[J]
.国内外石油化工快报,2003(5):12-12.
9
刘宗语.
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银催化剂研究进展[J]
.当代石油石化,2012,20(10):22-26.
被引量:9
10
高崇,潘银珍,朱炳辰.
活性非均匀分布对环氧乙烷银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J]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2):32-35.
被引量:1
<
1
2
>
石油化工
199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刘敬科
赵巍
沈群
张爱霞
王晓闻
李少辉
曹龙奎
赵学伟
韩渊怀
相关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主题
小米
红外光谱研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
主成分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