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荒诞派戏剧及其理论与探索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着1953年1月《等待戈多》在巴黎产生的轰动效应,一种“新戏剧”的声势迅速壮大,它立即获得了诸如英国的哈罗德·品特、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意大利的迪诺·布萨蒂和艾约奇·德利科、西班牙的曼努埃·德·彼德罗洛等一批有影响的剧作家和导演的青睐。它开始跨越国界,逐渐成为国际性文化现象。1961年,马丁·艾斯林的《荒诞派戏剧》问世,这一术语遂成为对该派经典的正宗命名和权威概括。这个怪异的戏剧“面孔”的问世,引起了广泛而重要的理论关注、文化评价和社会影响。而荒诞派产生之前的戏剧渊源和文化成因,也一直有人进行着不同深度的探讨。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荒诞派的接受。而按照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接受离构成并不那么遥远。至少,它们也可以被看作是荒诞派的文化“影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经常提到的荒诞派,实际上包括了我们和“他者”所理解的荒诞派。
作者 马相武 向颖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68,共6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法)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著,郭宏安.局外人[M]译林出版社,1998.

同被引文献1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