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
19
Research on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落后是导致转化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系统科学为指导,运用机制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分析了各种转化机制的运行原理,加深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理论研究。
作者
杨京京
刘明军
机构地区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处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4-125,129,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关键词
系统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机制
分类号
G6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14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08
参考文献
9
1
俞鹏,彭福扬.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41-45.
被引量:14
2
杨增能,肖武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管理研究,1998,18(2):20-21.
被引量:5
3
郭晓川.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3):25-29.
被引量:19
4
原长弘,杨鹏,惠龙,陆震宇.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新进展:1994~2002[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6):94-101.
被引量:26
5
吴国林.
从复杂系统角度审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49-53.
被引量:5
6
马维野,池玲燕.
机制论[J]
.科学学研究,1995,13(4):2-6.
被引量:22
7
孙昌群,卢新华.
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制度约束”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10):37-39.
被引量:5
8
余庆瑜,夏小燕.
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J]
.科技管理研究,1999,19(2):16-17.
被引量:4
9
陈刚,马扬,张玉璐.
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2,20(5):525-528.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50
1
魏斌,汪应洛.
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联盟机制——合作对策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1,15(1):67-69.
被引量:17
2
傅廷斌,李建平.
高校与企业结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较好抉择[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6):24-28.
被引量:6
3
傅崇伦,韩春林,艾兴政.
发达国家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3):27-29.
被引量:13
4
<高校技术转移的机理,过程和政策分析>课题组.
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对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2):12-17.
被引量:7
5
<高校技术转移的机理,过程和政策分析>课题组.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动态过程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1):23-28.
被引量:10
6
庄裕美.
对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2):80-82.
被引量:1
7
郭晓川.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3):25-29.
被引量:19
8
关西普.
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的特殊性问题[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5,7(1):5-7.
被引量:2
9
褚超孚,葛周芳.
高校科技成果商品化途径之探索──浙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调查[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5,7(4):26-29.
被引量:1
10
张鸿,高向鹏.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及对策[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0(4):15-19.
被引量:8
<
1
2
3
4
5
>
共引文献
93
1
陈元中.
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动能与机理[J]
.传承,2020(1):36-41.
被引量:4
2
周娟.
试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及其完善[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10(2):80-82.
3
张延莉.
评弹流派机制研究[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3):97-106.
被引量:3
4
何婷婷,刘志迎.
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论综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180-182.
被引量:31
5
吴东,张徽燕.
论新兴技术概念的商业内涵[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7):64-67.
被引量:4
6
孙淑生,张丽立,海峰.
现代区域物流业体系结构研究[J]
.物流技术,2005,24(7):9-12.
被引量:8
7
王志强.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预防犯罪机制——内外三元结构动态预防论[J]
.现代法学,2005,27(4):57-66.
被引量:5
8
王培璋,李祥,孔庆莲.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4-6.
被引量:1
9
刘怀,薛吉全.
农业高等院校推广人员激励机制探索[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453-456.
被引量:2
10
吴长顺,彭玲.
社会效益性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组织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1):6-8.
被引量:1
<
1
2
3
4
5
…
10
>
同被引文献
145
1
穆飞.
不“唯论文”唯什么——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J]
.中国高校科技,2021(S01):28-30.
被引量:6
2
景晓辉,张虎,谢旭东.
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21(S01):21-23.
被引量:17
3
冯文广,郭军,李奋生.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认知研究[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4):71-74.
被引量:5
4
李正风.
中国科技系统中的“系统失效”及其解决初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4(4):19-24.
被引量:19
5
雷涯邻,傅正华.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1):41-43.
被引量:2
6
王小绪.
大学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2):59-62.
被引量:17
7
郝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97-101.
被引量:47
8
韩振海,李国平,陈路晗.
日本技术转移机构(TLO)的营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日本经济,2004,23(5):53-57.
被引量:33
9
于惊涛,武春友.
美国校企合作案例及评价标准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5):89-96.
被引量:28
10
张凌,傅毓维.
国防科技工业资源优化配置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5):88-89.
被引量:11
<
1
2
3
4
5
…
15
>
引证文献
19
1
李枫,王冬艳.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08,0(13):183-184.
被引量:11
2
徐鹏杰.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0-62.
被引量:6
3
牛振喜,安会刚,郭鹏.
以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6(4):40-44.
被引量:20
4
程勉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失效与机制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29-131.
被引量:10
5
肖龙阶,陈爱江.
我国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0):69-72.
被引量:6
6
杨铭,于忠,田荣斌.
工业技术研究院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实践和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9(3):115-118.
被引量:2
7
周茂平.
高校教学研究成果转化机制构建实践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6):63-65.
8
徐顽强,金曼,张红方.
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激励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100-103.
被引量:15
9
王珍珍,黄茂兴.
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控机制优化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55-161.
被引量:2
10
尹岩青.
装备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规律分析及制度构建[J]
.科学管理研究,2013,31(3):42-45.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108
1
胡英芹,贺增莉.
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困境及路径[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2,12(6):83-94.
被引量:4
2
朱冰妍,曾志敏,柴茂昌.
基于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4):39-47.
被引量:6
3
伍喆,全莹,陈丽辉.
基于系统评价方法的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3):14-18.
4
滕文静,王卫国.
因地制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7(2):1-3.
5
赵圣文.
浅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经济视角(下),2012(4):160-161.
被引量:3
6
林修凤,游栋明.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72-75.
被引量:6
7
冯晓玲.
浅议高职院校在行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84-87.
被引量:2
8
王小兵.
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浅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8(22):323-323.
被引量:5
9
杨铭,于忠,田荣斌.
工业技术研究院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的实践和思考[J]
.中国科技论坛,2009(3):115-118.
被引量:2
10
杨晨,施学哲.
价值链视角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规程创新[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4):107-108.
被引量:7
<
1
2
3
4
5
…
11
>
1
张艳,魏先福.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2015(10):75-77.
被引量:3
2
成众.
苏联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浅析[J]
.苏联问题研究资料,1991(6):37-42.
3
浦黄忠,顾世明.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几个问题[J]
.中外科技信息,2000(1):115-118.
4
顾世明.
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几个问题[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17(10):19-21.
被引量:2
5
肖亮.
中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2):131-133.
被引量:3
6
潘琼.
浅析高职教育产学合作长效机制论[J]
.教育界(高等教育),2016,0(3):137-137.
7
周为尧.
技术进步机制论[J]
.上海交大科技,1992(3):107-112.
8
张固民.
图书馆激励机制论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4(4):17-19.
被引量:9
9
徐翼.
高铁为什么跑得快[J]
.人民公安,2015,0(14):1-1.
10
王海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内涵及运行绩效的评价[J]
.调研报告,2003(94):1-12.
<
1
2
>
科技管理研究
2005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童孟达
牛德雄
宋岩
张玉梅
李晓红
李高阳
陈华
侯铁珊
刘魏巍
相关机构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宁波市政府
南昌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
相关主题
现代综合物流
物流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