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分散剂的结构特征与合成路线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描述了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并通过与表面活性剂及传统聚合物型分散剂的比较,指出了超分散剂在分子结构上的优越性,提出了超分散剂的合成原则。根据超分散剂溶剂化链的单元结构,将超分散剂分成四种类型,并例举了四种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与相应的合成路线。
作者
王正东
张雪莉
胡黎明
机构地区
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化学物理研究所
出处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9-63,共5页
Chemical World
关键词
超分散剂
分子结构
表面活性剂
分类号
O647.2 [理学—物理化学]
O631.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9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0
参考文献
1
1
汪剑炜,王正东,胡黎明.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设计[J]
.化工进展,1994,13(4):32-37.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邹至庄,张磐.关于中国经济改革——访肯尼思·艾若教授[J]科技导报,1985(04).
2
杨其岳.
涂料助剂讲座 润湿分散剂 (一)[J]
.涂料工业,1991,21(5):52-55.
被引量:4
3
王平,黄毓礼.
非水溶性涂层的聚合物分散剂[J]
.化工进展,1989,8(5):20-2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0
1
白金潮,李杰,韩志慧,雒廷亮,刘国际.
水性聚氨酯超分散剂的合成[J]
.化工进展,2011,30(S1):263-266.
被引量:2
2
农云军,周子鹄.
工业地坪涂料中助剂的选择与应用[J]
.中国涂料,2004,19(7):42-43.
3
杨海玉.
周炯槃:傲然八旬[J]
.通信世界,2002(12):24-25.
4
王正东.
CH系列超分散剂在热塑性塑料中的应用[J]
.塑料加工,2005,40(4):44-48.
被引量:3
5
孙淑珍,孙波,杨耀彬.
聚乙烯亚胺-接枝聚羟基酸酯超分散剂的制备[J]
.中国涂料,2005,20(12):22-23.
被引量:3
6
王正东,陈腊琼,胡黎明.
超分散剂在PVC塑料中的应用[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6,8(3):54-58.
被引量:5
7
陈腊琼,王正东.
PTPCL的合成及其对ATH/UP填充体系的降粘作用[J]
.玻璃钢/复合材料,1996(2):14-16.
8
王正东,胡黎明.
超分散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J]
.精细石油化工,1996,13(6):58-62.
被引量:28
9
柴月娥,龚福忠,张国利.
超分散剂及其应用前景[J]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35(12):5-9.
被引量:8
10
杨开武,李定或,喻幼卿.
葡萄糖酸钠改性萘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7,34(4):9-11.
被引量:6
<
1
2
3
4
>
同被引文献
195
1
肖春霞,杜雪娟,陈涵,郭露村.
PAA-PEO梳型共聚物对水基碳化硅浆料流变性能的影响[J]
.人工晶体学报,2009,38(S1):172-176.
被引量:3
2
张智宏,沈钟,邵长生,谢爱娟.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钛白/水界面及铝钛白/水界面上的吸附[J]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2):2-5.
被引量:6
3
傅强,王贵恒,刘春晓.
HOPE/CaCO_(3)共混物中的“芯-壳”模型[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9(3):120-125.
被引量:16
4
周明松,邱学青,王卫星.
水煤浆分散剂研究进展[J]
.煤炭转化,2004,27(3):12-16.
被引量:52
5
李伟,房宽峻,张霞.
颜料水性分散体系用高分子分散剂的合成与表征[J]
.印染助剂,2004,21(5):25-28.
被引量:8
6
鲍新努,张岩,肖良质,李铁津,赖祖猷,顾世洧.
表面包覆对TiO_2超微粒光学性质的影响[J]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2):119-122.
被引量:4
7
侯峰岩,王为,刘家臣,郭鹤桐.
液相中分散剂分散超微颗粒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4,18(6):8-10.
被引量:7
8
魏孔虎.
超分散剂在提高酞菁蓝颜料流动度中的应用[J]
.甘肃化工,2004,18(4):41-44.
被引量:2
9
谷元.
粉粒体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J]
.化工进展,1994,13(1):33-41.
被引量:47
10
汪剑炜,王正东,胡黎明.
超分散剂的分子结构设计[J]
.化工进展,1994,13(4):32-37.
被引量:41
<
1
2
3
4
5
…
20
>
引证文献
20
1
罗梦娜.
纳米TiO_2的表面化学改性和表征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4,25(3):46-52.
被引量:3
2
冯开才,张胜寒,李谷,张黎明.
聚酯型超分散剂对聚丙烯/无机填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
.塑料工业,2006,34(B05):281-283.
被引量:3
3
唐聪明,李新利,张科学,张丽,文化.
阴离子型高分子分散剂PAAM/COB的合成及应用[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14(23):20-22.
被引量:2
4
蔡党军.
超分散剂在油悬浮剂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前景[J]
.世界农药,2007,29(3):36-38.
被引量:8
5
蔡泱,胡应模,张鹏,向玺,庞雪,吴颐颖.
浅谈水性涂料用高分子分散剂[J]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9,30(7):10-14.
被引量:8
6
杨旭宇,姜宏伟,聂玉静.
聚丙烯酸型超分散剂在聚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
.塑料科技,2009,37(9):38-42.
被引量:2
7
张民.
超分散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科技信息,2010(17):26-29.
被引量:17
8
李振荣,乔木,庄大为.
新型α-Al_2O_3纳米陶瓷粉体分散剂的制备[J]
.中国陶瓷,2010,46(7):40-44.
被引量:1
9
李振荣,庄大为.
新型α-Al_2O_3纳米陶瓷分散剂的应用[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258-261.
被引量:1
10
王静,冯亚青,李祥高.
颜料电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墨水中的应用[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11,28(2):18-23.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
李国栋,李先红.
含聚醚侧链聚羧酸分散剂的制备及其对SiO_2分散性能的研究[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2):30-33.
被引量:1
2
李小瑞,黄冬玲.
马来酸聚乙二醇半酯与丙烯酸共聚物分散剂对Al_2O_3浆料的分散效果及机理研究[J]
.现代化工,2005,25(z1):244-246.
被引量:3
3
张钰,张军平,李垚,孙忠伦,卫春强,赵冰.
超分散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6):86-88.
被引量:10
4
白金潮,李杰,韩志慧,雒廷亮,刘国际.
水性聚氨酯超分散剂的合成[J]
.化工进展,2011,30(S1):263-266.
被引量:2
5
秦承伟,张永恒.
流延成型法制备三氧化二铝陶瓷膜基体 (Ⅰ)浆体的制备和流延成型[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4):335-338.
被引量:1
6
王辉,王辛龙,杨小东,吴大怡,范红松,张兴栋.
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多孔生物陶瓷的研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4,9(3):136-140.
被引量:5
7
赵丽华,于开坤,郭相国,宁叔帆.
分散剂对钛酸钡介电性能的影响[J]
.绝缘材料,2005,38(1):24-26.
被引量:1
8
马淑花,郭奋,陈建峰.
化学改性氢氧化铝的反团聚研究[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5,19(2):244-247.
被引量:13
9
胡英顺,尹秋响,侯宝红,王静康.
结晶及沉淀过程中粒子聚结与团聚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22(5):371-375.
被引量:15
10
邵雷霆,许忠斌,冯连芳.
无机填料/PDMS复合体系流变性能研究[J]
.弹性体,2005,15(4):1-4.
<
1
2
3
4
5
…
10
>
1
谭祈鹏,王全.
相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其产物各异的有机反应小汇[J]
.中学化学,2004(12):12-13.
2
何杰,安长华,王宗贤.
超分散纳米MnS的合成与表征[J]
.工业催化,2008,16(1):71-73.
被引量:1
3
徐伟平,黄锐,蔡碧华,范五一.
大分子偶联剂对HDPE/纳米CaCO_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中国塑料,1999,13(9):25-29.
被引量:39
4
宫丽红,张家伟,纪明艳.
负载型镍基超细粒子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2):92-94.
被引量:1
5
连泽仁.
“溶液”规律妙用例谈[J]
.初中生之友(学习号)(下),2009(1):87-91.
6
周刚,文潮,孙德玉,刘晓新,黄风雷,恽寿榕.
爆轰合成超分散金刚石的实验研究[J]
.爆炸与冲击,1999,19(4):365-370.
被引量:5
7
康彬彬,庞杰,陈团伟.
软物质的特性及其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2004,17(6):47-48.
被引量:3
8
康建壮,钟学明,曾鸿泽,吴诗婷.
8-羟基喹啉及其衍生物的锌配合物合成研究进展[J]
.广州化学,2016,41(1):66-71.
9
虞惠容.
数型结合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2016,0(37):103-103.
10
白银娟,路军,杨玲,李敏,张敏,史真.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与芳醛的绿色反应研究[J]
.有机化学,2003,23(z1):284-285.
<
1
2
>
化学世界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陈子丹
方裕谨
黄禹康
丁华东
缪平均
吴景平
王兰顺
丁进军
曹喜琛
相关机构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人民大学
安徽大学
中央电视台
相关主题
档案史料
改革开放时期
馆藏档案
黄埔军校
《共产党宣言》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