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
26
Action and Mechanism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Metallic Material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从1961年开始进行稀土元素在铁基、镍基、铜基、铝基等约百个2~4元金属溶液体系的热力学,相平衡及20多个金属材料,包括稀土-铁超磁致伸缩材料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本文依据作者科研组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一些文献,主要说明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和机制。
作者
杜挺
机构地区
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
出处
《金属功能材料》
1996年第3期81-86,共6页
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冶金部资助
关键词
稀土金属
金属材料
分类号
TG146.4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242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4
参考文献
10
1
杜挺,李国栋.
Cu-Ce-M(M=Sn,Zn,Pb)溶液体系的热力学性质[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4,4(3):25-28.
被引量:10
2
杜挺.
稀土元素在铁基溶液中的热力学[J]
.钢铁研究学报,1994,6(3):6-12.
被引量:25
3
杜挺,李国栋.
Cu-Ce-O,Cu-Ce-S,Cu-Ce-O-S溶液体系热力学及其沉淀图[J]
.金属学报,1993,29(7).
被引量:11
4
李国栋,杜挺.
Cu-Ce-S,Cu-Y-S溶液体系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金属学报,1991,27(4).
被引量:6
5
王跃奎,杜挺.
Ce在铁基溶液中分别与Cu,P,Ti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J]
.金属学报,1990,26(3).
被引量:7
6
唱鹤鸣,杜挺,余景生.
Fe-V-Ce溶液的热力学性质研究[J]
.金属学报,1989,25(2).
被引量:1
7
周谦莉,杜挺.
含有微量O,S,C的Fe-Nb-Ce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J]
.金属学报,1989,25(1).
被引量:3
8
王龙妹,杜挺,吴夜明.的热力学研究[J]稀土,1987(06).
9
王龙妹,杜挺.钇在铁液中脱氧、脱硫和脱硫氧的热力学研究[J]钢铁,1985(08).
10
杜挺.稀土元素在冶金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1963(07).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周谦莉,金属学报,1989年,25卷,1期
2
乐可襄,金属学报,1987年,23卷,99页
3
韩其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3期,115页
4
唱鹤鸣,金属学报,1989年,25卷,B140页
5
周谦莉,金属学报,1989年,25卷,B11页
6
唱鹤鸣,钢铁研究学报,1988年,8卷,93页
7
周谦莉,钢铁研究学报,1988年,8卷,55页
8
乐可骧,金属学报,1987年,23卷,A99页
9
韩其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6年,3卷,115页
10
韩其勇,钢铁,1984年,19卷,7期,9页
<
1
2
3
4
>
共引文献
46
1
杜挺,孙运涌,吴夜明.
稀土元素在铁基、铜基、铝基、镍基溶液中与低熔点元素相互作用规律[J]
.化工冶金,1995,16(3):190-193.
被引量:3
2
于宁,孙振岩,戢景文,任新建,王云盛,王龙妹.
稀土、铌对重轨钢铸、轧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中国稀土学报,2005,23(5):621-626.
被引量:18
3
杜挺.
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与机理[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6(2):13-18.
被引量:85
4
占珍珍,张胜华,赵祥伟.
稀土对HAl62-3-3-0·7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湖南有色金属,2006,22(4):34-37.
5
杜挺.
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一些物理化学作用[J]
.金属学报,1997,33(1):69-77.
被引量:178
6
毛向阳,方峰,谈荣生,蒋建清.
稀土对铜及铜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稀土,2008,29(3):75-80.
被引量:52
7
孟繁琴.
稀土和磷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硅晶体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稀土,1998,19(2):61-64.
被引量:19
8
王晓娟,谢春晓,柳瑞清.
Ce对Cu-Ni-Si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上海有色金属,2009,30(4):150-152.
被引量:5
9
刘宏亮,刘承军,姜茂发.
稀土对B450NbRE钢热模拟组织的影响[J]
.稀有金属,2011,35(1):53-58.
被引量:15
10
LIU Cheng-jun HUANG Ya-he JIANG Mao-fa.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RE on Impact Toughnes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Clean Heavy Rail Steel[J]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1,18(3):52-58.
被引量:19
<
1
2
3
4
5
>
同被引文献
242
1
庄虹,刘勇健.
稀土对铜及铜合金性能的影响[J]
.有色金属,1995,47(2):90-94.
被引量:30
2
朱兴元,陈邦文,林勤.
稀土微合金化作用研究现状分析[J]
.钢铁研究,1999,27(4):60-64.
被引量:25
3
朱长榕.
导电稀土铜母线的生产工艺及稀土的作用分析[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8,28(S1):261-263.
被引量:2
4
李峰,刘向东,任慧平,刘宗昌,刘亚丽.
稀土镧对纯净钢中夹杂物及抗拉强度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08,32(12):59-62.
被引量:12
5
马兴伟,金洙吉,闫石,徐久军.
Effect of La_2O_3 on microstructure and high-temperature wear property of hot-press sintering Fe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9,27(6):1031-1036.
被引量:3
6
柳瑞清,肖翔鹏,彭丽军,黄志刚.
微量稀土Ce对无镍白铜(CuMnZn)组织性能的影响[J]
.稀有金属,2010,34(6):823-827.
被引量:6
7
李文学,刘宗昌.
微合金化稀土对结构钢相变及组织的影响[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1993(1):35-41.
被引量:14
8
周惦武,彭平,徐少华,刘金水.
稀土元素在钢中的应用与研究[J]
.铸造设备研究,2004(3):35-38.
被引量:44
9
赵高敏,王昆林,李传刚.
稀土对Fe基合金激光熔覆层抗磨性能的影响[J]
.摩擦学学报,2004,24(4):318-321.
被引量:47
10
谢冰,章少华,谢荷茵.
稀土在铜及铜基合金中的作用[J]
.江西有色金属,2004,18(3):31-33.
被引量:26
<
1
2
3
4
5
…
25
>
引证文献
26
1
ChenXiaofang ZhangMeng YinJianying ShuaiGewang LiuGuoming.
Effect of Lanthanum and Yttrium on Microstructures of Cu-Cr alloys[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25(5):56-60.
被引量:6
2
苏婕,肖于德,黎文献,吴永玉.
锆和稀土元素细化Al-Mg合金铸态组织的机理探讨[J]
.材料与冶金学报,2005,4(1):55-59.
被引量:17
3
徐顺建,张萌.
混合稀土(La-Ce)在快速凝固Cu-Cr合金中的作用[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26(4):74-78.
被引量:5
4
陈江英,张萌.
Cu-Cr-RE合金的熔炼实验及其组织性能分析[J]
.江西有色金属,2007,21(1):23-26.
被引量:1
5
闫洪.
化学镀Ni-P-Re合金工艺的研究[J]
.涂装与电镀,2008(2):21-22.
被引量:1
6
周珺.
Cu-Cr-RE合金的冷变形及时效特性研究[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31(6):79-83.
被引量:1
7
马兴伟,金洙吉,高玉周.
稀土La_2O_3对激光熔覆铁铝基合金及TiC增强复合材料涂层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
.中国激光,2010,37(1):271-276.
被引量:19
8
王刚,夏申琳,杨胜利,徐翩.
稀土在国内铜及铜合金加工中的作用[J]
.上海有色金属,2011,32(4):192-197.
被引量:5
9
周珺.
冷变形和时效处理对含Y、Nd的Cu-Cr合金电导率及硬度的影响[J]
.矿冶工程,2011,31(6):113-115.
被引量:1
10
姚春发,王建华,王慧敏,邢长军,王长军,李光瀛.
Al与Re脱氧对取向硅钢铸态组织的影响[J]
.上海金属,2012,34(3):13-16.
被引量:3
<
1
2
3
>
二级引证文献
144
1
程宗辉,刘桐,汪牵牵,董定平,蔡小叶,李晨雨,骆良顺,苏彦庆.
SLM成形参数对Al-5Mg-0.75Sc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2,42(9):1061-1066.
被引量:3
2
范福送,姜锋,叶鹏程,龙梦君,吴飞飞.
微量Mn和Zr对Al-10Mg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2,42(7):859-863.
被引量:1
3
敬云兵,彭冬冬,甘春雷,郭志强,张冬平,周楠.
退火温度对Al_(2)O_(3)/Cu弥散强化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1,41(12):1524-1528.
被引量:5
4
于江,丁红瑜,耿遥祥,许俊华,宰春凤.
选区激光熔化金属零件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22,36(S01):392-400.
被引量:6
5
周世杰,赵秉钧,赵桢,金鑫.
Application of Lanthanum in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nductivity Copper Alloys[J]
.Journal of Rare Earths,2006,24(z2):385-388.
被引量:24
6
刘国军,张文兵,吴志鸿,张建平.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钢铁样品中微量稀土元素镧和铈[J]
.化学分析计量,2011,20(S1):127-128.
被引量:2
7
侯敬超,计云萍,刘宗昌,刘新华,任慧平.
20MnCrNi2MoRE钢贝氏体回火过程[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36(1):114-118.
被引量:5
8
刘国明,张萌,付绍云.
微量稀土La和Y在铜中的分布及对电导性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1):50-53.
被引量:7
9
张朕浩.
稀土元素加工过程及其应用[J]
.河南化工,2010,27(18):8-11.
被引量:1
10
张韧,袁森,蒋百灵,艾卢山.
稀土Nd变质时间对共晶成分Mg-Al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J]
.铸造,2006,55(9):940-943.
被引量:4
<
1
2
3
4
5
…
15
>
1
杜挺.
稀土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与机理[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6(2):13-18.
被引量:85
2
宋永安,王嘉欣.
稀土在铝、铜、镁合金中的作用与应用[J]
.铝加工,2002,25(4):4-7.
被引量:11
3
周谦莉,祝景汉.
稀土—铁系超磁致伸缩材料[J]
.国外金属材料,1991(4):11-16.
4
刘振宝,梁剑雄,杨志勇.
Mo在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中的作用与应用[J]
.连铸,2015,40(3):44-48.
被引量:2
5
江瑞源,张旭明,黄华,王平.
ICP—AES法测定稀土—铁—镁合金的成分[J]
.福建分析测试,1995,4(4):358-359.
6
杨应昌.
开发中的新型永磁材料:稀土-铁-氮间隙型化合物[J]
.中国稀土学报,1994,12(S1):513-519.
被引量:3
7
郭立新,李改娣.
冷轧带钢生产中的AGC系统[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1(S1):167-168.
8
王荣滨.
稀土在镁合金中的作用与应用研究[J]
.有色金属加工,2007,36(1):27-29.
被引量:9
9
铌在铸钢铸铁中的作用与应用专题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J]
.铸造,2016,65(6):583-583.
10
南海洋,刘慧丛,李卫平,朱立群,张健,杜凡.
环保型植酸缓蚀剂用于烧结NdFeB材料工序间防锈的研究[J]
.表面技术,2017,46(4):7-11.
被引量:2
<
1
2
>
金属功能材料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段宝岩
孙欣
南仁东
朱丽春
张志伟
刘佳靖
刘占省
史鸿声
张越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贵州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射电天文望远镜
台址
副部长
信息产业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