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六家”、“九流十家”与“百家” 被引量:21

Six Schools, Nine branches and Ten Schools, and Hundred School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先秦时期所称的“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六家”、“九流十家”,与先秦至汉代所称的“百家”,不是同一范畴内的概念,它们之间并不互相排斥。后人不了解“家”的这两种含义,更不了解“六家”、“九流”所产生的背景,对于先秦学术思想史有误解。
作者 李锐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3,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李锐.从“六位”到“三纲”[J].学术界,2003(4):163-170. 被引量:7
  • 2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台北版自序》[A]..《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C].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6页.
  • 3任继愈.《先秦哲学无“六家”-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N].《文汇报》,1963年5月21日.
  • 4[美]苏德恺.《司马谈所创造的“六家”概念》[J].中国文化,1993:134-134.
  • 5陈启云.《“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A]..《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 6[日]狩野直喜.《中国哲学史》[M].东京:岩波书店,1953年..
  • 7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第七版)[M].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
  • 8[美]本杰明·史华慈 程刚译 刘东校.《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于1985年..
  • 9[英]葛瑞汉 张海晏 译.《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8月,英文版于1989年..
  • 10倪德卫.《剑桥中国先秦史》第11章《经典哲学著作》:英文版[M].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级参考文献8

  • 1.《二十二子》[M].,.288页,297页.
  • 2.《中庸》[M].,..
  • 3.《史记》[M].,..
  • 4.《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 5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 6参陈独秀《孔子与中国》,蔡尚思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选编》,第四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
  • 7《汉魏丛书》,第493页.
  • 8[张舜徽著],周国林.张舜徽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21

二级引证文献8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