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活性测定及其意义王俊容黄宗干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诱生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及其与病情有关的报道尚少。我们进行了IL-6和TNF活性测定并探讨其在...
作者
王俊容
黄宗干
机构地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2-15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关键词
骨髓肿瘤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分类号
R733.3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侯健,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年,9卷,27页
2
孔宪涛,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年,14卷,451页
同被引文献
24
1
侯健,孔宪涛,张和君.
IL-6、IL-1及TNF对人类骨髓瘤细胞系KM_2、KM_3增殖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3,9(1):27-30.
被引量:10
2
孔宪涛,侯健.
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活性分析[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9):451-452.
被引量:13
3
刘平.
肿瘤坏死因子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4,17(4):206-208.
被引量:7
4
李守静,李宏然,赵相印,李清朗.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探讨(附2547例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1995,17(1):43-46.
被引量:151
5
伍学强,刘少君,席雨人,巢燕语,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
ANLL和MDS患者外周血细胞分泌TNFα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2):89-89.
被引量:7
6
金涌,朱金水,陈玮,陈维雄,罗小蓉.
消化道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腹腔化疗前后血清及腹水IL-6和sIL-6R水平变化的意义[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06,19(2):90-91.
被引量:5
7
于锦香,栗翠銮,李霞,翟明,刘云鹏,卢香兰,许国宣.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CD_(38)~+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11):572-574.
被引量:15
8
付坚,吴秉铨,郑杰,方伟岗,由江峰,钟镐镐.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人肺癌细胞系生长的调控及机制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3):194-196.
被引量:7
9
王颍,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6年,19卷,4期,199页
10
杨全平,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年,17卷,11期,575页
<
1
2
3
>
引证文献
8
1
王晓敏,富玲,安利,赵敏.
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14(5):1038-1039.
2
王旭霞,赵曙光,朱少君,王景杰,刘震雄,绍秋菊,巩丽,雷巧玲.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6Rs水平的对比研究及临床意义[J]
.西南国防医药,2008,18(1):27-29.
3
许树旭,梁化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测定及其意义[J]
.综合临床医学,1998,14(2):187-187.
4
齐为民,郭力.
κ及λ轻链测定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418-420.
被引量:2
5
黎金庆,刘健,刘陶文,莫东华,唐超生.
急性白血病骨髓完全缓解和非缓解状态下的肿瘤坏死因子水平[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2):188-189.
6
刘琳,沈安贝,尹列芬.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意义[J]
.河北医药,2000,22(3):175-176.
7
古学奎,李文晞,杨洪涌.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广东医学,2000,21(10):854-855.
8
孙延霞,赵国庆,卢振霞,王敏,徐迎春,高晓杰,张静,张凤春,张秀梅.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白介素-6水平与临床[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47-44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华,翟锬.
血清κ/λ轻链比值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100-101.
被引量:9
2
周京国,张国元,唐中,魏锦,郭晓兰.
血、尿中κ、λ轻链含量及比值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J]
.华西医学,1999,14(4):416-417.
被引量:1
3
刘伦琴,房桂青,孟庆娟,滕军儒,范本梅,翟姗姗,常亚丽,刘惠萍,丁卜同.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17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2,19(19):1507-1510.
被引量:5
1
张玉纯.
血清白细胞介—2活性测定[J]
.战伤参考资料,1990(4):23-24.
2
曾小澜,李新爱,麦羡霞,章碧玉.
肺癌患者的NK及LAK细胞活性测定[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5,15(6):347-347.
被引量:1
3
王江滨,谭岩,宋国培,叶维法.
肝癌患者外周血LAK细胞活性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0,6(4):183-184.
被引量:9
4
罗云萍,黄宗干.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改变及意义[J]
.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85-87.
被引量:5
5
张学光.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与人多发性骨髓瘤[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18(4):197-220.
被引量:4
6
李敏.
白细胞介素6与卵巢肿瘤[J]
.石家庄医专学报,1995,12(3):26-28.
7
杨宝学.
白细胞介素6与癌变[J]
.实用癌症杂志,1992,7(4):342-344.
8
高兴成,周四维.
白细胞介素6的检测及其在膀胱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7,12(1):60-62.
被引量:1
9
林红,黎燕,倪长源,赖春宁,黄晓军,沈倍奋,肖培根,陆道培.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作用[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615-616.
被引量:3
10
潘继存,徐新,马玉燕,江森.
p53基因与白细胞介素6对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9):564-565.
被引量:1
<
1
2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征
岳公正
陈振明
蒋满元
倪星
张启强
杨龙
董春宇
方福前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主题
公共选择
城市社区治理
委托代理关系
自治
代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