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青年》的公共领域图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立足于《新青年》杂志的大众传媒原生定位,从“公众”的构建、文学公共领域、政治公共领域以及公共领域外在载体——语言革新等方面,力图描绘《新青年》公共领域图景,并比较它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之异同。
作者
叶再春
机构地区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1,共5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青年》
公共领域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9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1
1
(德)哈贝马斯著 曹卫东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2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
本志编辑部启事[J].新青年,1918.
4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
5
陈独秀.敬告青年[J].新青年,1916,(1).
6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A]..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7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1916,(4).
8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根据论[J].新青年,.
9
鲁迅.狂人日记[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10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和答《新青年》爱读者[A]..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二级参考文献
170
1
汪晖.
预言与危机(上篇)——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J]
.文学评论,1989(3):17-25.
被引量:81
2
陈平原.
首都的迁徙与大学的命运——民国年间的北京大学与中央大学[J]
.文史知识,2002(5):32-40.
被引量:6
3
陈平原.
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一)[J]
.鲁迅研究月刊,2001(4):28-39.
被引量:20
4
李宪瑜.
“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32-44.
被引量:24
5
温儒敏.
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科史价值[J]
.文学评论,2001(3):54-61.
被引量:35
6
王风.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3):75-96.
被引量:28
7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J].新青年,1918,4.
8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J].学衡,1922,.
9
王敬轩 刘半农.文学革命之反响.新青年,1918,.
10
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1918,4.
共引文献
191
1
董丽敏.
文化场域、左翼政治与自由主义——重识《现代》杂志的基本立场[J]
.社会科学,2007(3):174-183.
被引量:10
2
谢晓霞.
杂志空间与民初短篇小说的兴盛[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80-83.
被引量:1
3
王建伟.
一段扰攘不安的岁月:后五四时期北京的学界生态[J]
.江苏社会科学,2014(5):196-204.
被引量:1
4
张宝明.
新文化元典与现代性的偏执:五四启蒙精神与“内圣外王”思维的吊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4):70-74.
被引量:4
5
张光芒.
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J]
.文学评论,2002(2):107-116.
被引量:9
6
董根明.
陈独秀民众运动观的嬗变初探[J]
.安徽史学,2002(4):60-64.
7
王明伟.
“小说界革命”与晚清士人的边缘化[J]
.史学集刊,2002(2):47-51.
被引量:1
8
廖四平.
论胡适的诗论[J]
.河北学刊,2001,21(1):26-30.
被引量:2
9
欧阳友权.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辨析[J]
.学习与探索,2001(1):105-110.
10
欧阳军喜.
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自觉”思潮[J]
.史学月刊,2000(3):57-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孙兆扬.
近代报人群体在建构公共领域中的角色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80-82.
被引量:1
2
杨海平.
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J]
.新闻界,2005(5):50-52.
被引量:5
3
刘斌.
公共领域与1895-1910年报业[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109-113.
被引量:2
4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P2.
5
http://baike.baidu.com/view/73918.html.
6
李倬宇,钱培荣.晚清报刊的发展历程[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4)
7
黄钦.
解读新记《大公报》之传媒公共领域建构[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22-25.
被引量:4
8
展江.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与传媒[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2):123-128.
被引量:118
9
许剑.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J]
.新闻大学,2003(75):34-38.
被引量:32
10
许纪霖.
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J]
.史林,2003(2):77-89.
被引量:184
引证文献
2
1
熊裕娟,陶许娟.
浅谈《新青年》与其所建构的公共领域[J]
.新闻世界,2011(8):182-183.
被引量:1
2
李敏敏.
中国报刊与公共领域的构建[J]
.青年记者,2010(9Z):93-9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张湾.
胡政之的“文人论政”思想对《大公报》的影响[J]
.新闻世界,2011(10):148-149.
2
张湾,杨希.
浅谈网络舆论监督[J]
.新闻世界,2012(8):127-128.
3
闫艳红,段治文.
《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启示[J]
.中国出版,2012(24):58-59.
被引量:4
4
柳帆.
新媒体与官民互动探析——以新浪微博为例[J]
.新闻世界,2013(8):114-115.
被引量:1
5
仝菲.
从时间变迁看报刊构筑公共领域的变化——以《大公报》“星期论文”和《南方周末》评论版为例[J]
.青年记者,2011(9Z):78-79.
被引量:1
1
彭逸林,陆笑容.
大众传媒:公共领域的使用与满足[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1):113-118.
被引量:3
2
熊晓艳,王井怀.
论政府微博对公共话语影响的有效性[J]
.新闻世界,2012(1):82-83.
被引量:1
3
王梦柳.
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意见与大众传媒[J]
.学习与探索,2015(8):135-140.
4
下期要目[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
5
吴靖,云国强.
媒介批评的重构——兼论媒介批评的公共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2):13-17.
被引量:5
6
胡中丽.
公共领域中文学价值域的拓展[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1):254-254.
7
王霞.
公共领域传播实现的可能性及变化——从阿伦特、哈贝马斯谈起[J]
.中国报业,2015,0(4):73-74.
8
张宗月.
从“公共领域”的变迁看台湾媒体与政治的关系[J]
.新闻传播,2013(4):27-28.
9
郭小平,蔡凯如.
私密话题:当代中国私人话语向大众传媒的扩张[J]
.新闻大学,2003(76):46-50.
被引量:12
10
王莉.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8(7):95-100.
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