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温州市蚊、蝇、蜚蠊密度监测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了解温州市蚊、蝇和蜚蠊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控制其孳生和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人工小时法、捕蝇笼法和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蚊4种2378只,以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为主,月平均蚊密度为5.59只/人工小时,高峰期在5~8月。捕蝇12种9203只,以家蝇和大头金蝇为优势种,月平均蝇密度为9.63只/(笼次·日),高峰期在6~8月。捕获蜚蠊3071只,以德国小蠊为主,占94.30%,蜚蠊月平均密度为0.99只/盒。结论 应采取环境治理与化学防制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将蚊、蝇和蜚蠊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关键词 蜚蠊 密度 监测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7

  • 1叶宗茂.城市灭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7.
  • 2冷培恩.上海地区家蝇发育的有效积温和自然羽化率[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6(1):79-81.
  • 3胡修元.蟑螂会传播哪些疾病[J].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1984,3:22-22.
  • 4林启彬.中国的蜚蠊昆虫化石[J].昆虫学报,1980,21:335-342.
  • 5吴福桢.中国常见蜚蠊种类及其为害、利用与防治的调查研究[J].昆虫学报,1987,30(4):430-430.
  • 6胡修元.蜚蠊可能引起/传播的疾病[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3):168-169. 被引量:40
  • 7冷培恩,徐劲秋,朱江,王士珍.两种方法监测蝇密度结果分析 II.1992~1997年数据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6):423-426. 被引量:41

共引文献94

同被引文献86

引证文献15

二级引证文献47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