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劳资利益团体合作与一战结束前后的德国社会——试论《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起源及其意义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德国的劳资利益团体走上了合作的道路,通过《斯廷内斯—列金协议》,为战后德国社会勾勒出一副和谐图景。本文关注这种合作产生的历史,从中对劳资利益团体的合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成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孟钟捷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9,共8页
World History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优博基金”与“海外研修基金”资助.
关键词
劳资利益团体
德国
《斯廷内斯-列金协议》
利益团体政治
分类号
K516.4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38
1
格拉尔德·D.费尔德曼 伊尔玛嘎德·斯坦尼斯.《工业与工会,1918—1924:被苛求的中央工作组》[M].斯图加特,1985年版..
2
格拉尔德·D.费尔德曼.《德国的军队、工业与劳工,1914—1918》[M].柏林,1985年版..
3
格拉尔德·D.费尔德曼.《巨大混乱:德国通货膨胀期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M].纽约,1997年版..
4
格拉尔德·D.费尔德曼.《斯廷内斯一列金协议的起源:文件集》[J].德国工人运动史国际学术通讯,1973,(19).
5
密歇尔·卢克.《工会·国家·企业主:工会在社会与政治的战场中,1914到1933》[M].科隆,1990年版..
6
迪特玛尔·彼特茨讷.《社会史工作手册·3,德国统计资料集,1914—1945)[M].慕尼黑,1978年版.第111页.
7
卡尔·列金的助手 特奥道尔·莱帕特.《卡尔·列金)[M].科隆,1981年重印..
8
盖尔特·寇尔迈编.《企业家联合会中央的组织历51文件集,德国企业主联合会中央机构,德国企业主协会总会,德国企业主协会联合会》[M].斯图加特,1985年版..
9
格拉尔德·D.费尔德曼.《胡戈·斯廷内斯:一个工业家的传记,1870-1924)[M].慕尼黑,1998年版..
10
科劳斯·熊宏文编.《工会在世界战争与革命中,1914-1919》文件2[M].科隆,1985年版.笫74-85页.
<
1
2
3
4
>
同被引文献
249
1
刘景华,徐艳丽.
试论英国崛起中的尼德兰因素[J]
.史学集刊,2009(2):12-20.
被引量:2
2
俞金尧.
近代早期英国经济增长与煤的使用——西方学者研究经济史的新视角[J]
.科学文化评论,2006,3(4):49-63.
被引量:12
3
孟钟捷.
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117-124.
被引量:3
4
李工真.
德国魏玛时代“社会福利”政策的扩展与危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2):77-83.
被引量:11
5
倪学德.
二战时期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条款的制定和实施[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9):95-98.
被引量:2
6
杨解君.
法律关系背后的关系——“法律亚文化关系”初探[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1(1):161-171.
被引量:10
7
俞金尧.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读潘润涵、林承节的《世界近代史》[J]
.世界历史,2000(6):95-104.
被引量:9
8
汪诗明,王艳芬.
论二战期间澳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建立[J]
.安徽史学,2005(2):5-10.
被引量:7
9
胡德坤,韩永利.
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J]
.世界历史,2005(3):4-12.
被引量:5
10
赵立行.
彼特拉克书信述评[J]
.山东社会科学,2005(7):98-101.
被引量:6
<
1
2
3
4
5
…
25
>
引证文献
12
1
孟钟捷.
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117-124.
被引量:3
2
邓白桦.
“企业共同体取代阶级斗争”——纳粹执政初期政府与企业主集团关系探析[J]
.安徽史学,2007(5):19-26.
3
孟钟捷.
“经济民主”在德国的确立——试论胡戈·辛茨海默与《魏玛宪法》第165条[J]
.历史教学问题,2007(6):45-47.
被引量:8
4
孟钟捷.
试论魏玛“福利国家”的早期实践(1918-1920)[J]
.安徽史学,2008(5):5-11.
被引量:3
5
孟钟捷.
试析二战后德国工会联盟的构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27-32.
被引量:2
6
杨佩昌.
推动社会公平的新路径——德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社会对称”理念述评[J]
.德国研究,2011,26(1):19-25.
被引量:2
7
孟钟捷.
试析魏玛德国劳资关系的演变——以8小时工作制的兴衰为中心[J]
.世界历史,2011(4):48-58.
被引量:4
8
钱乘旦,吕一民,徐健.
“十一五”期间的世界近代史研究[J]
.世界历史,2011(4):109-118.
9
王东.
握不到一起的手——魏玛时期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破灭及原因浅析[J]
.科教导刊,2012(2):121-122.
10
岳伟,邢来顺.
劳资共决与联邦德国的现代社会安全管理体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2):79-85.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唐梅.
百年之际:《魏玛宪法》国内研究综述[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20(1).
2
陶亚骏.
《魏玛宪法》研究在中国[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20(1).
3
高媛.
张君劢译《魏玛宪法》拾遗[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20(1).
4
孔晓萌.
论德国青年运动与希特勒青年团的历史联系[J]
.历史教学问题,2022(2):109-117.
5
孟钟捷.
1918—1924年阶级合作模式的尝试与一战后德国劳资关系的起伏[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3):117-124.
被引量:3
6
陈从阳.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魏玛宪法》研究综述[J]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9):30-34.
被引量:1
7
王东.
握不到一起的手——魏玛时期斯廷内斯—列金协议的破灭及原因浅析[J]
.科教导刊,2012(2):121-122.
8
于海涛.
设立营林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0(5):12-13.
被引量:2
9
任灵兰.
2011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J]
.世界历史,2012(3):82-106.
10
孟钟捷.
试析魏玛德国失业保险体制的建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2):72-81.
被引量:2
<
1
2
>
1
齐冰.
鲁台工商团体合作恳谈会在台湾举行[J]
.台湾工作通讯,2016,0(5):39-39.
2
王仲旦.
浙江省二轻工业在腾飞——浙江省二轻企业集团成立侧记[J]
.轻工集体经济,1988(4).
3
陈朝,刘玉辉.
浅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劳资兼顾原则[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8(3):39-40.
4
张拥军.
加强劳动关系治理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
.科学咨询,2016(6):16-17.
5
朱兆民.
试论泰勒构建“劳资两利”劳动关系的有效性[J]
.商业时代,2012(20):8-9.
被引量:1
6
陈勇.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6(4):15-16.
被引量:1
7
胡磊.
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劳资关系的理论分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4):67-70.
被引量:2
8
杨文.
基于共同体思想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基础[J]
.前沿,2011(18):99-102.
9
周扬波,马艳.
股份制劳资利益关系的因素理论与实证分析[J]
.财贸研究,2008,19(2):1-6.
被引量:1
10
吴根.
关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10):193-195.
被引量:11
<
1
2
>
世界历史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汤永净
袁聚云
欧阳冬
赵锡宏
禚瑞花
徐至钧
杨学林
陈有亮
徐伟
相关机构
同济大学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东南大学
云南建投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相关主题
逆作法施工
深大基坑
基坑开挖
地铁隧道
有限元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