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255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255例青海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董兰华,马嘉敏指导者李承义瘢痕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发生特异素质的个体,在皮肤受到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皮肤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发病因素,种族,遗传等因素也与发病有一定关系,但多数为自发性瘢...
作者
董兰华
马嘉敏
机构地区
青海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青海医药杂志》
1996年第1期35-36,共2页
Qinghai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治疗
液氮冷冻疗法
分类号
R619.6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68
1
冯祥生,谭家驹,杜永军,阮树斌,潘银根,李庆生,杜学亮,徐国建.
戊二醛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J]
.中华烧伤杂志,2001,17(2).
被引量:3
2
刘剑毅,李世荣,纪淑兴.
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作用[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6):454-456.
被引量:15
3
张刚,罗少军,汤少明,梁杰.
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瘢痕疙瘩遗传变异[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1):29-31.
被引量:18
4
朱小波,陈建国,张宝弟,方勇,寿永明,陈玉林.
上皮生长因子和维甲酸治疗增生性疤痕临床效果观察[J]
.上海预防医学,1998,10(4):177-179.
被引量:2
5
丁尔英,方毅,何晓川,谢兴乾.
国产硅凝胶膜防治瘢痕的临床应用[J]
.伤残医学杂志,1995,3(3):7-8.
被引量:2
6
王丹茹,刘伟,武晓莉,吴娟娟,陆峻泓,刘德莉,曹谊林,张涤生.
人Smad7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22(4):769-772.
被引量:3
7
宋维铭,管正玉,孙广慈,郭唯,盛瑞红,王石麟.
维甲酸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1):6-8.
被引量:5
8
郭传勇,李定国,田字彬,刘树人,王炳芳,陆汉明.
丹参及川芎嗪对人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3):217-218.
被引量:22
9
夏世平.
水蛭活血汤治疗疤痕挛缩31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6,12(3):9-10.
被引量:2
10
陈娟,黄宇伦,彭奇浩,李德强.
小儿四肢烧伤的治疗[J]
.现代医院,2005,5(10):38-39.
被引量:1
<
1
2
3
4
5
…
7
>
引证文献
3
1
郭文平,赵忠芳.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现代治疗机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6):130-132.
被引量:13
2
胥广,黄东.
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治疗的现况与展望[J]
.现代医院,2015,15(2):10-14.
被引量:9
3
宋凡,戴玲.
国内瘢痕治疗的进展[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6):382-38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孙玥玥,袁洋.
44例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及后期瘢痕整形治疗[J]
.中国医疗美容,2014,4(2):69-69.
被引量:9
2
刘海兵,唐丹,曹海燕,李奎成.
温哥华瘢痕量表的信度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3):240-242.
被引量:294
3
吴建明,吴包金,林子豪,王光毅,陈刚,张盈帆.
增生性瘢痕增生期与成熟期相关基因谱表达的差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6):1102-1105.
被引量:1
4
徐芳,李大铁,文洋,王祖红,彭圣炽.
超脉冲CO_2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瘢痕[J]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81-83.
被引量:18
5
李娟,白永强,吕桂玲,堵亚茹,赵娜.
不同压力弹力绷带对抑制瘢痕增生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38):7583-7586.
被引量:12
6
王国胜,李正天,姜涛,田茂霖.
家族遗传与非家族遗传性病理性瘢痕的基因芯片谱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2):142-147.
被引量:5
7
高明月,朗琢琳,李敬满,蔺洁,彭晓燕,赵燕.
冷冻联合苯海拉明注射治疗儿童增生性瘢痕临床研究[J]
.河北医药,2010,32(15):2077-2078.
8
吴燕虹,程飚,苑凯华,余文林,曹梁,陈葵,蔡金辉,李勤.
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点阵铒激光治疗面部瘢痕的临床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12):737-739.
被引量:6
9
贺翠,任泽娟,蔡芳,令狐昌敏,冉秀丽,杨溢.
蜡疗与弹力绷带联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1,25(3):802-803.
被引量:4
10
孙晶,赵志英.
姜黄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及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1):2026-2029.
被引量:2
<
1
2
3
>
1
舒治芳,车辙.
局封加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47例疗效观察[J]
.医学新知,1995,5(4):179-179.
2
王慧荣.
局部曲安缩松封闭加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J]
.中原医刊,2003,30(15):19-19.
3
王旭东,魏生明.
液氮冷冻治疗增生性瘢痕80例体会[J]
.河北医学,2000,6(12):1114-1115.
被引量:2
4
郑君达,李建凤,泮臻文,王强,李力群.
液氮冷冻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临床体会[J]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3):140-140.
5
孙洪栋,杨磊.
皮肤病液氮冷冻疗法的生物学效应[J]
.当代医学,2010,16(13):6-8.
被引量:8
6
董兰华.
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164例[J]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1046-1047.
被引量:2
7
郭旭光.
痔疮疗法面面观[J]
.家庭医学(上半月),1995,0(12):21-21.
8
陈光仍.
液氮冷冻疗法在美容医学的应用体会[J]
.皮肤病与性病,1997,19(1):25-26.
被引量:2
9
庄亦仁,曹毅,郭丽群,吴蓓玲.
液氮冷冻治疗血管瘤、疤痕疙瘩、神经性皮炎临床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1999,1(6):382-383.
被引量:3
10
何玲.
得宝松合并液氮冷冻治疗瘢痕疙瘩21例[J]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22(3):193-194.
<
1
2
>
青海医药杂志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赵军招
谈勇
杨菁
张昌军
范燕宏
乔杰
谭丽
徐望明
林金菊
相关机构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相关主题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分泌
超声
排卵功能障碍
促排卵药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