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西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演替趋势的探讨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对辽西地区森林植被的历史、现状详细了解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尽快恢复辽西地区的植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
孔繁轼
机构地区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2,共3页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演替趋势
植被类型
辽西地区
生态环境
分类号
S718.541 [农业科学—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1
李书心.辽宁植物志[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123.
2
韩麟风.东北的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
陈天民,李钟琪.辽宁省志之林业篇[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4
张庭福.辽宁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共引文献
7
1
赵刚,邹学忠,吴月亮,黄金东,赵晓光.
紫椴适生立地条件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05(1):7-9.
被引量:14
2
陈振举,李文丽,张华宇,何兴元,陈玮,张春涛.
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与园林规划树种选择[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B06):283-286.
被引量:3
3
潘荣光,赵成德,白元俊,刘明霞,潘涛,李骥,李玉国,王玉霞.
疣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
.辽宁农业科学,2006(4):46-47.
4
龙茹,张风娟,孟宪东,郭学民,徐兴友.
河北桔梗科植物新记录——牧根草属[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0(4):18-18.
被引量:4
5
陈振举,陈玮,何兴元,邵雪梅,孙雨,张春涛,付印东,刘铁红.
沈阳福陵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的建立[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4):100-109.
被引量:13
6
李琦珂,王思明.
东北地区农业系统资源利用方式及其效益的历史变迁[J]
.东北亚论坛,2012,21(4):119-128.
7
徐兴友,王同坤,孟宪东,王建中,王华芳.
河北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J]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2):20-2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55
1
杜晓军,姜凤岐,焦志华.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研究:基于演替理论和生态系统退化程度[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9):1507-1511.
被引量:18
2
赵尔宓,赵蕙,周正彦.
东北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J]
.四川动物,2004,23(3):165-168.
被引量:7
3
施昆山.
世界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1-3.
被引量:22
4
王世忠,王效军,罗建华.
辽西地区水土保持林经营现状及可持续经营技术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05,18(2):37-39.
被引量:6
5
庾晓红,李贤伟,白降丽.
我国植被数量分析方法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J]
.生态学杂志,2005,24(4):448-451.
被引量:27
6
严承高,陈建伟.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浅谈我国森林经营与管理对策[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14(1):37-41.
被引量:8
7
余新晓,鲁绍伟,靳芳,陈丽华,饶良懿,陆贵巧.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2005,25(8):2096-2102.
被引量:388
8
宋创业,郭柯.
浑善达克沙地中部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1):40-49.
被引量:43
9
宋德利,王拥军.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经营的发展与问题[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65-1366.
被引量:10
10
周葆果,谭振军,付奥南,于德复.
辽西山地乡土树种开发利用的种类与方法[J]
.辽宁林业科技,2007(3):31-33.
被引量:3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9
1
李莉,姚立平,李庆,初艳波.
基于保护、利用的辽宁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J]
.辽宁林业科技,2012(1):36-39.
被引量:1
2
王景学,王世忠.
辽西地区荒山植被恢复途径探讨[J]
.陕西林业科技,2012,36(1):44-46.
被引量:4
3
杨超.
辽西地区优势树种群落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7,30(6):71-73.
被引量:2
4
朱永志.
不同造林方式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9,25(5):125-126.
被引量:3
5
董小波.
辽西油松2种造林方式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19,32(3):41-42.
6
许家铭.
辽西地区荒山植被恢复途径探讨[J]
.现代园艺,2020,43(12):139-140.
7
林阳.
朝阳地区不同植被退化阶段划分及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
.辽宁林业科技,2022(3):7-12.
被引量:1
8
林阳,刘利恒,荆烁.
朝阳地区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群落乔灌木种类组成调查研究[J]
.林业科技,2022,47(4):39-42.
9
邱显淳,周圣博,齐硕,王小平,王昊天,王锦泽,史静耸,李丕鹏.
辽宁省爬行动物名录及地理区划更新[J]
.动物学杂志,2023,58(4):523-5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成林.
浅析封山育林特点及提高效果的措施[J]
.现代园艺,2012,35(24):198-199.
被引量:5
2
林治安.
大海林林业局人工林与天然林状况及利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3):252-252.
被引量:1
3
杨金国.
浅谈辽西抗旱造林综合技术[J]
.种子科技,2017,35(10):71-71.
被引量:1
4
刘岩.
抗旱造林综合技术在辽西地区的运用[J]
.乡村科技,2017,8(32):43-44.
被引量:2
5
庞海旭.
辽西地区荒山造林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19,0(3):65-66.
被引量:8
6
曹世文.
基于沙丘植被恢复试验及固沙植物的风沙土养分含量研究[J]
.水利技术监督,2019,0(5):20-23.
被引量:2
7
李秀明.
浅谈蒙古栎次生林直播更新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20(6):148-149.
被引量:1
8
刘汝成.
树木配置模式对树木细根形态的影响研究[J]
.绿色科技,2021,23(5):186-187.
9
林阳,王世忠,步兆东,刘利恒,荆烁,董慧.
辽西地区不同退化阶段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措施[J]
.辽宁林业科技,2022(4):46-49.
10
陈志洪.
不同桉树纯林更新改造模式对林分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绿色科技,2022,24(23):134-137.
被引量:2
<
1
2
>
1
贾桢,陈栋龙.
浅谈我国果树栽培的发展[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8):96-96.
2
周道玮,周以良,郑焕能.
火生态学研究评述[J]
.世界林业研究,1993,6(6):38-44.
被引量:20
3
陈桂珠,缪绅裕,郝登峰,温显忠,徐智敏.
广东新港自然保护区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J]
.生态科学,1994,13(1):87-93.
被引量:1
4
梁立爱.
关于核桃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2016,0(16):128-128.
5
走进生物圈保护区[J]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8(4):12-12.
6
李红梅.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J]
.石河子科技,2000(2):29-31.
7
冯秉东,冯鲁宁.
广西对虾养殖发展趋势及展望[J]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2):23-26.
8
李德荣.
南昌团山地区植被的初步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13(1):51-56.
被引量:1
9
刘亚宜,杨秋峰,周波珍.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方针可行性研究[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3,0(4):64-64.
10
潘迎捷.
国际食用菌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20(S1):64-66.
被引量:12
<
1
2
>
辽宁林业科技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征
岳公正
陈振明
蒋满元
倪星
张启强
杨龙
董春宇
方福前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主题
公共选择
城市社区治理
委托代理关系
自治
代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