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铝土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有来自古陆,有的与基底有关,也有两者兼之。成矿时的地理位置则多处于北纬20°以南。现位于北纬的南天山铝土矿,当时也处于10°~13°。成矿作用有红土化、还原作用、变质作用、表生作用和酸化作用等。铝矿物的形成途径有由高岭石脱硅形成的,有从三水铝石脱水形成一水铝石的,有从长石和辉石类直接变为三水铝石的,有从铝真溶液重结晶而成的。在探讨铝土矿成矿因素的基础上,对铝土矿的成因划分为五大类,即Ⅰ红土-沉积-红土型,Ⅱ红土-沉积型,Ⅲ钙红土型,Ⅳ岩溶堆积型,Ⅴ红土型。而前两类与前人的分类有所区别。
出处 《矿产与地质》 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 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范法明.从贵县铝土矿的特征看豫西铝土矿的成因[J].轻金属,1989(3):1-3. 被引量:3
  • 2吕夏.河南省中西部石炭系铝土矿中硬水铝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1988(04).
  • 3刘长龄.中国铝土矿的成因类型[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7(05).
  • 4章柏盛.黔中石炭纪铝土矿矿床成因等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质论评,1984(06).
  • 5郑秀中,葛金荣.江西414含钽、铌钠长石化花岗岩风化壳中三水铝石的发现及其成因研究[J]矿床地质,1983(01).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326

引证文献32

二级引证文献225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