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施光南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族性是施光南歌曲创作的重要特点,本文将集中施光南抒情歌曲创作方面,首先从音乐形态,如旋律、节奏、语调、衬词等方面分析其如何运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继而结合其个人经历及创作观,总结出其歌曲广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作者
吴静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6-59,共4页
Journal of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关键词
歌曲创作
民族性
音乐形态
创作观
分类号
J614.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
1
王志远.
论施光南抒情歌曲创作的民族化与泛民族化风格[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4):42-4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陈亚敏,李艳丽.
浅谈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特点[J]
.艺术教育,2007(10):85-85.
被引量:4
2
刘艳芳.
施光南歌曲创作特色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影响[J]
.大舞台,2011(10):70-71.
3
朱琳.
论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9):75-77.
被引量:1
4
郑文高.
感悟施光南歌曲作品[J]
.北方音乐,2012,32(11):32-32.
被引量:1
5
董魏魏.
论尹铁良歌曲创作的艺术特征——以《我生在一九七八》为例[J]
.北方音乐,2014,34(5):31-31.
6
邱雅羚.
声乐作品《马铃声声响》的情感体验与体现[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3):94-97.
被引量:1
7
郑倩.
声乐作品《流韵传神》中的作曲技法研究[J]
.当代音乐,2017(15):76-78.
8
李振玉.
浅论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J]
.青年文学家,2013,0(14):188-188.
被引量:1
9
张阳.
施光南抒情歌曲的民族化风格——抒情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及其钢琴伴奏音乐材料分析[J]
.魅力中国,2010,0(1X):4-8.
10
钱勇.
施光南抒情歌曲的民族情结[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2):110-112.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7
1
孙晓春.
子君咏叹调的音乐形象与艺术处理[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S1):67-69.
被引量:17
2
居其宏.
歌剧情结: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
.人民音乐,1999(4):15-17.
被引量:28
3
王次炤.
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美学特征[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3):24-25.
被引量:14
4
梁茂春.
论施光南的历史贡献[J]
.人民音乐,1991(11):8-12.
被引量:19
5
梁茂春.
你的歌将永在人们的心上奔流——悼念杰出的作曲家施光南[J]
.人民音乐,1990(4):4-7.
被引量:5
6
李凌.
时代的歌手——施光南[J]
.人民音乐,1984(7):16-20.
被引量:6
7
徐恩煊.
浅谈施光南创作歌曲的特点[J]
.通俗歌曲,2012(10):40-42.
被引量:1
8
何忠辉.
施光南的歌曲创作[J]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4):83-86.
被引量:10
9
张金香.
用声音塑造人物——谈歌剧人物的声乐艺术形象塑造[J]
.文艺评论,2001(2):95-96.
被引量:1
10
陈亚敏,李艳丽.
浅谈施光南歌曲创作的特点[J]
.艺术教育,2007(10):85-85.
被引量:4
<
1
2
3
>
引证文献
7
1
吴海清.
浅谈施光南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1):20-21.
被引量:4
2
周洋.
浅析声乐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音乐风格及艺术价值[J]
.黄河之声,2013(6):86-87.
被引量:3
3
杨晓亮.
施光南男中音、低音独唱歌曲的特色与演唱[J]
.音乐探索,2015(2):130-134.
4
邱雅羚.
声乐作品《马铃声声响》的情感体验与体现[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3):94-97.
被引量:1
5
石瑞.
用声乐形式塑造人物性格的研究——解读歌剧《屈原》中婵娟的角色塑造[J]
.北方音乐,2015,35(2).
6
高阳.
歌剧《伤逝》中女主角子君的形象分析——以几首咏叹调为例[J]
.戏剧之家,2022(16):43-45.
被引量:1
7
滕学芹.
抒情艺术及演唱风格在声乐表演中的体现——以施光南声乐作品为例[J]
.同行,2016,0(5):134-13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鞠曼丽.
刍议施光南声乐作品艺术特征[J]
.现代交际,2014(8):61-61.
被引量:1
2
杨和平,葛兆远.
施光南音乐创作研究叙事与历史评价[J]
.音乐创作,2014(12):115-118.
被引量:3
3
戴俊超.
基于《在希望的田野上》音乐学分析[J]
.当代音乐,2015(21):6-11.
被引量:2
4
龚丽君.
探析施光南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以《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立功喜报寄回家》为例[J]
.音乐时空,2016,0(4):61-62.
被引量:1
5
邱雅羚.
声乐作品《马铃声声响》的情感体验与体现[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3):94-97.
被引量:1
6
刘健玲.
浅析声乐作品《客家侬情》的艺术特征[J]
.黄河之声,2015(22):95-96.
7
乔丹,韩炳杰.
表演中的体验与体现[J]
.河北画报,2019,0(12X):109-111.
8
张晨阳.
咏叹调《一抹夕阳》演唱时的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J]
.黄河之声,2024(19):160-163.
1
赖诚.
谈交响乐发展中的“共性”[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8):119-121.
被引量:2
2
王雨芙,罗力思.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演奏技巧[J]
.西部皮革,2017,39(4):188-188.
3
邴露.
试论贺绿汀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性[J]
.济宁学院学报,2013,34(2):64-66.
被引量:2
4
张微微.
走进徐沛东[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4):98-98.
被引量:2
5
宋婕.
舶来·融合·弘扬——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97-99.
被引量:1
6
郭伟.
歌剧《江姐》的艺术特征研究[J]
.大舞台,2015(3):33-34.
7
张妍.
如何更好地演奏中国弦乐四重奏作品[J]
.音乐时空,2014(15):86-86.
被引量:1
8
马培丽.
浅析中国音乐民族化风格的美学形态[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3):261-261.
9
毛肄.
西班牙“最后的浪漫主义”——谈格拉纳多斯的钢琴音乐创作[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8):58-61.
被引量:1
10
彭川,李毅波,胡雪丽.
改革开放三十年黑龙江音乐创作的发展研究(一)(1978年—1988年)[J]
.北方音乐,2011,31(12):44-45.
被引量:2
<
1
2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荣清
孙宝盛
黄钧
任南琪
魏源送
徐亚同
罗晓
李军
王光华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微生物群落结构
零价铁
底泥
磷脂脂肪酸
铬污染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