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剧”及其“陌生化效果”的戏剧理论。强调演员、角色、观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观众要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作者
刘颖
付天海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叙事剧
陌生化效果
分类号
I106.3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1
易晓莉.
青春偶像剧透视[J]
.电影评介,2009(5):22-23.
被引量:4
2
王晓华.
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J]
.外国文学评论,1996(1):23-30.
被引量:25
3
张睦龄.
浅谈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及内在力量[J]
.黄河之声,2017(14):128-12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金朝霞.
从间离效应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喜剧效果[J]
.电影评介,2010(7):36-36.
被引量:2
2
陈昱.
对西方青春偶像电影构成形态的探讨[J]
.电影评介,2011(3):20-22.
被引量:1
3
张英,陈彤,郭若梅,瞿颖慧,何红一.
从共鸣与间离解读“盲艺人”的演唱——以青海小调为例进行分析[J]
.文存阅刊,2018,0(11):3-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王中祥.
不羁的青春 不灭的梦想——从《名扬四海》看美国青春电影的人文关怀[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1):121-124.
被引量:3
2
徐建锋.
科幻信息传递技术之滥觞——《星际穿越》中信息传递技术的艺术赏析[J]
.电影评介,2016(9):51-53.
3
颜磊,陈海曦.
荒诞叙事、类型融合与夸张视听——埃德加·赖特的后现代电影风格分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4(5):113-120.
1
刘渊.
叙事剧·卡塔西斯·西方马克思主义[J]
.江汉论坛,1996(6):56-58.
被引量:1
2
刘颖.
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6):129-131.
被引量:1
3
丰卫平.
升华的“陶冶”——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外国语文,1999,24(1):43-47.
4
熊和平.
课程的间离效果与课程改革:基于隐喻的分析[J]
.教育学文摘,2009(1):34-36.
5
高发.
间离效果在当代中国戏剧中的状况剖析[J]
.中国戏剧,2008(7):30-32.
6
刘雅慧.
布莱希特在中国——为“史诗剧”和“叙事剧”正名[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8):157-157.
7
张宁.
《什么是叙事剧?》两个版本的比较研究[J]
.戏剧文学,2013(5):115-119.
被引量:1
8
濮波.
漫议后布莱希特剧场的空间之域[J]
.剧作家,2012(2):135-141.
9
周宪.
布莱希特与西方传统[J]
.外国文学评论,1997(3):4-12.
被引量:12
10
朱虹.
布莱希特的叙事剧——戏剧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J]
.吕梁学院学报,2012,2(1):16-18.
被引量:2
<
1
2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侯隽
雷晓宇
李艾
崔荣斌
裴超
郝昌明
杜亚宁
任庆梅
刘敏
相关机构
中国经济周刊
上海外国语大学
安徽省濉溪县百善中心学校
《成功营销》编辑部
如皋市第一中学
相关主题
PARTY
SHOW
英语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