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学科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是推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内生力量.绝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面对本世纪头20年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并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
作者
周一兵
机构地区
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
出处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6年第10期35-38,共4页
Future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团队建设
跨学科
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发展规划
科学发展
自主创新
创新型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9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10
1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172.
2
安可纳.科奇安等.组织行为与过程:企业永续经营的管理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201.49
3
乔洁·冯·克罗.实现知识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7
4
林豪森.
也谈基础性研究的学科交叉[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4):57-59.
被引量:2
5
陶应发,张锦高.
加强科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联合[J]
.理论月刊,2002(8):57-58.
被引量:11
6
乔冶·冯·克罗.实现知识创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9
7
周彬,周军,徐桂红.
论科研团队的冲突管理与有效沟通[J]
.中国科技论坛,2004(3):119-122.
被引量:29
8
张卫良.
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J]
.现代大学教育,2005,21(1):87-92.
被引量:39
9
许小东.
关于R&D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科学学研究,2001,19(2):76-81.
被引量:30
10
杜俊民.
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教育[J]
.社会科学,2000(3):50-54.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姜振寰.
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交叉科学体系[J]
.科学学研究,1988,6(3):14-25.
被引量:15
2
刘仲林.
交叉科学时代的交叉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3,11(2):9-16.
被引量:167
3
廖理.
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J]
.科研管理,1996,17(2):22-27.
被引量:11
4
王伟廉.
论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高教研究,1996(4):8-11.
被引量:18
5
王贯中.
多学科科研群体组织机构探讨[J]
.中国科技论坛,1996(4):38-41.
被引量:3
6
魏光.
论交叉学科发展与高等教育转型的新含量[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1):28-30.
被引量:7
7
师昌绪.
加强科学管理 重视学科交叉[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8(1):5-6.
被引量:14
8
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310.
9
.[EB/OL].http: //www. csunews, com.,2004-10-26.
10
.[N].东方早报,2003—12—07.
<
1
2
3
>
共引文献
149
1
吕晶.
关于教育部所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10-11.
2
朱龙飞,阮财斌,寿萌吉.
院系学生工作团队建设刍议[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88-89.
被引量:1
3
肖云龙,舒家捷.
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三大策略[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272-273.
被引量:3
4
邓磊.
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心理失衡现象成因及其调适[J]
.科技经济市场,2008(11):141-143.
被引量:1
5
戴志申.
浅谈礼仪对促进管理团队沟通的作用[J]
.管理观察,2008(17):199-200.
被引量:2
6
蒋受宝,蒋绍坚.
优化学科交叉理论 建立交叉学术环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11-13.
被引量:3
7
程永生,陆建新.
集成物流的组织创新[J]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54-56.
被引量:5
8
张成岗.
技术、理性与现代性批判[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56-60.
被引量:11
9
蒋美仕,刘业军,雷良.
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历史审视[J]
.衡阳师专学报,2002,23(4):9-13.
被引量:1
10
夏劲,张弘政.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的思考——兼论古代中医的科学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0):106-110.
被引量:3
<
1
2
3
4
5
…
15
>
同被引文献
53
1
张侠.
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体系 推进创新素质教育[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1):288-290.
被引量:13
2
江云清.
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3):64-66.
被引量:18
3
李忠.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89-190.
被引量:16
4
伍晓玲,周明.
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及其困难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68-71.
被引量:24
5
康旭东,王前,郭东明.
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
.科学学研究,2005,23(2):232-236.
被引量:112
6
唐琮沅,张明玉,吴桂先.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航空物流企业模型构建研究[J]
.物流技术,2006,25(2):76-78.
被引量:2
7
陆文明,赵敏祥,蒋来.
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
.科技成果纵横,2006(2):40-41.
被引量:17
8
王连娟.
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J]
.情报科学,2006,24(4):636-640.
被引量:61
9
谢洪明,吴隆增.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能力和效果的关系——一个新的理论框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2):55-59.
被引量:18
10
赵文平,吴敏,王安民.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62-66.
被引量:20
<
1
2
3
4
5
6
>
引证文献
7
1
张明晶.
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初探[J]
.民族教育研究,2008,19(4):124-126.
被引量:7
2
卜琳华,何明升.
基于大系统理论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创新过程管理[J]
.系统管理学报,2009,18(4):410-415.
被引量:6
3
晋琳琳,李德煌.
科研团队学科背景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知识交流共享与知识整合为中介变量[J]
.科学学研究,2012,30(1):111-123.
被引量:55
4
张滨楠,张庆普.
高校工程技术创新团队知识存续路径与策略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2):89-93.
5
王兴元,姬志恒.
基于知识分类的跨学科交叉创新组织机制研究[J]
.理论学刊,2012(11):52-56.
被引量:7
6
叶旭,李娴,姚亚平,胡程耀,杨序平,张廷红,李良锋,张政权,王海军.
多学科融合大学生科技活动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化工,2019,46(2):214-215.
被引量:2
7
林晓玲,赵飞.
高校跨学科科技团队的构建机制及发展的路径选择[J]
.科学管理研究,2016,34(5):40-4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马敏劲.
创新方法教学特征及其因应策略[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167-170.
2
张垒.
期刊知识交流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_Tobit两阶段法[J]
.科学学研究,2015,33(4):516-521.
被引量:23
3
丁炳红,傅庆林.
科研团队建设与党组织的推动作用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3):353-355.
被引量:1
4
卜琳华,赵萍,何明升.
基于联立方程的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系统模型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11):88-92.
被引量:2
5
彭瑛.
麻类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和发展[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0(12):46-47.
6
刘伟娜,朱雪梅.
浅谈渔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J]
.中国渔业经济,2011,29(4):78-82.
7
王劲松,王和平,张富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81-83.
被引量:21
8
徐亲阳.
农业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培育的实践和思考——以中国水稻研究所为例[J]
.农业科技管理,2012,31(2):71-74.
被引量:9
9
胡春阳,刘朝臣,金怀玉.
学科团队特征、运作过程影响教学绩效的路径及机制——基于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7(8):84-89.
被引量:1
10
罗瑾琏,李鲜苗.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传承路径的扎根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2,30(11):1690-1697.
被引量:5
<
1
2
3
4
5
…
9
>
1
程志强.
创新发展视角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研究[J]
.中国市场,2014(3):11-15.
被引量:4
2
贺劲松,杜宇,刘铮,张建平,齐中熙.
四问首季经济形势焦点[J]
.半月谈,2004(8):35-37.
3
姚丽娟.
基于产业集群推动甘肃低碳经济的发展[J]
.生产力研究,2017(4):11-13.
4
尽快培育好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J]
.金陵瞭望,2010(8):21-21.
5
出台再多政策也难敲开垄断之门[J]
.经济展望,2010(6):90-90.
6
邓聿文.
大概率的“第二季”[J]
.商界(评论),2013(10):28-28.
7
王凌峰,李兆友.
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J]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6):105-108.
8
雷鸣.
运用科学发展观探讨新时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J]
.科技潮,2011(2):62-63.
被引量:1
9
本期关键词[J]
.今日科技,2010(7):1-1.
10
陈燕羽.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J]
.科技视界,2013(30):64-64.
<
1
2
>
未来与发展
2006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王征
岳公正
陈振明
蒋满元
倪星
张启强
杨龙
董春宇
方福前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关主题
公共选择
城市社区治理
委托代理关系
自治
代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