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工程实践、教育思想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我国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路子,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工科技术人才。
作者
彭频
刘晓军
刘志刚
易璐
机构地区
江西理工大学
出处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赣教高字[2005]95号)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工科院校
比较分析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9
参考文献
4
1
魏兆胜.
新建工科院校应用型工程教育探讨[J]
.中国冶金教育,2004,9(5):9-14.
被引量:14
2
龙大为.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
.学术探索,2005(5):138-141.
被引量:20
3
王伟,余际从.
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28-131.
被引量:25
4
何兰英,龙大为.
中美研究型大学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差异及其启示[J]
.思想战线,2004,30(4):99-10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洪银兴.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战略选择——耶鲁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05(3):23-25.
被引量:9
2
许云昭等.中美教育管理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3
孙德彪等.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www.cojwc.com/lwzl/1725.htm.
4
陈宏等.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http://dkxy.shzu.edu.cn.
5
赵沁平等.精英教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www.xjtust.edu.cn.
6
唐梨标等.美国是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 www.h-edu.com.
7
吴咏诗.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68-71.
被引量:72
8
陈文博.
以教育创新推进教育事业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2(19):4-5.
被引量:8
9
李春生.
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创新教育的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11):39-43.
被引量:46
10
刘宝存.
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5):6-11.
被引量:160
共引文献
63
1
丁思红.
黄宗羲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3):120-122.
被引量:1
2
温伟力.
国外高校教学经验对我国高校课堂实践性教学的启示(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7):77-80.
被引量:2
3
邢维全.
美国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启示[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18):41-42.
被引量:21
4
地里木拉提.吐尔逊,汪烈军,贾振红.
创新教育:工程创新之引擎[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57-60.
被引量:1
5
龙大为.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美高校比较引发的思考[J]
.学术探索,2005(5):138-141.
被引量:20
6
龙大为,何兰英.
个性化、多元化教育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哈佛、耶鲁的本科课程制度及其启示[J]
.思想战线,2006,32(2):55-60.
被引量:16
7
龙大为.
从医学教育特殊性谈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模式改革[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8):1275-1276.
8
郭毅夫,匡令芝.
美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及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4):38-40.
被引量:14
9
刘余镇.
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尴尬及对策[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4):209-211.
被引量:16
10
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37-40.
被引量:55
同被引文献
87
1
李忠,高波,康灿.
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S01):36-38.
被引量:34
2
王伟,余际从.
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3):128-131.
被引量:25
3
何荣军,赵培城,张建友,孙培龙.
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探讨[J]
.高教与经济,2006,19(3):63-64.
被引量:13
4
邱秀芳.
人事代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趋势[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6):299-301.
被引量:11
5
刘建兵,许海.
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J]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26(5):67-69.
被引量:4
6
史志才,韩彦铎,葛斌,赵植武.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26-28.
被引量:22
7
课题组.
试论21世纪我国高校金融人才培养[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2):52-54.
被引量:3
8
任钢建.
中美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12):21-24.
被引量:26
9
施步洲.
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6):6-10.
被引量:7
10
高雪莲,于长志(校对).
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85-87.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16
1
张修志,周霞.
基于创新素质体系的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研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29(6):91-93.
被引量:11
2
王虹,王涛,崔洪芳,李祥,关培超,刘鹏远.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2):63-64.
被引量:7
3
侯永利,刘子杰,时金娜.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3):38-39.
被引量:3
4
张巨萍.
国内外高等教育工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21(5):64-66.
5
刘鹏远,桂超,戴志锋,王虹,韩常青.
地方应用型高校IT学科学生实践能力分类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14(2):23-26.
被引量:1
6
左光之.
浅析高校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应考虑的相关因素[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27-30.
被引量:4
7
马宇峰,耿桂宏,张书杰,蒋亮,刘畅.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21):9-10.
被引量:2
8
孙如军,李泽,崔锟,张骞.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的模式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8):101-105.
被引量:9
9
冯羽生,袁娟娣,徐水太,闫光礼,王秀丽,谭吉玉.
价值共创视角下工程造价专业数字化教学建设探讨[J]
.福建茶叶,2020,42(3):219-220.
被引量:6
10
冯羽生,袁娟娣,闫光礼,徐水太,谭吉玉,王秀丽.
工程造价专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与实践探讨[J]
.福建茶叶,2020,42(4):285-28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9
1
祖海英,宋玉杰,于浩楠,李森,闫月娟.
协同育人模式下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7):129-131.
被引量:3
2
郭新爽,胡兆龙,余玥,黄葳,陈惠龙.
学研融合中以多维模式营造工科生创新环境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6):7-10.
被引量:1
3
许菱,邱庚香,宋丽,傅俊卫,滕清安.
基于互动式教学的普通高校管理类专业信息技术教育探讨[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6):75-78.
被引量:3
4
周霞,张修志.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估[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6):79-81.
被引量:1
5
周霞,谢林海.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1):90-94.
被引量:5
6
周霞,谢林海.
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1(1):31-34.
7
汤文亮,严丽平.
螺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144-146.
被引量:7
8
刘巧芝.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1(4):90-93.
被引量:40
9
任荣.
软件工程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
.中国科技纵横,2011(9):191-192.
10
裴文英.
国外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2):79-81.
被引量:7
1
宋政军.
高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5):6-6.
2
吴福光.
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学缘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1991,12(4):35-40.
被引量:7
3
吴敏生.
清华大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探索和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2(4):16-19.
4
张彤.
深化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18-21.
5
黄慧.
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再认识[J]
.福建高教研究,2003(2):23-25.
6
赵巨东.
“学科结构”与高校教学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内蒙),1995(1):47-49.
7
曹佳.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
.俪人(教师),2016,0(3):132-132.
8
张涛.
试论多媒体在德育课教学中的有效使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155-156.
被引量:1
9
高志力.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对策[J]
.科学中国人,2016(5X).
10
翁艳钦.
尊重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J]
.教育评论,2002(2):114-115.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