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新运行机制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建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71,共4页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同被引文献19
-
1梁燕,吴锡尧.知识产权制度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121-125. 被引量:6
-
2薛澜,何晋秋,朱琴.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及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5(7):16-18. 被引量:9
-
3谢克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被引量:41
-
4刘毅.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6):75-77. 被引量:13
-
5冯敏.高校科研创新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5(4):52-54. 被引量:39
-
6刘继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制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5(5):56-59. 被引量:42
-
7刘继云,孙绍荣.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运行机制初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2):21-23. 被引量:41
-
8夏文莉,张敏.研究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运行机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4):114-114. 被引量:7
-
9杨选良,张薇,程骏.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经济属性及收费政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6(4):29-31. 被引量:11
-
10于国波,张永宁,陈磊.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合作动力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98-101.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46
-
1袁传思,袁俪欣.英美德日科技创新发展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9(S01):12-15. 被引量:2
-
2路明祥,孟未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辽宁子平台发展报告及建设建议[J].农业经济,2020,0(2):114-115.
-
3李丹.区域性科技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8,0(6):223-223. 被引量:2
-
4宋加金.新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认识与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2):21-23. 被引量:6
-
5郭鹰,何世伟,吴晓玲.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规模效应与结构效应——浙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的案例研究[J].开发研究,2013(1):157-160. 被引量:4
-
6岳素芳,肖广岭.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内涵、类型及特征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8):60-65. 被引量:10
-
7顾桂芳,李文元,张茜.双边市场运作模式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科技服务需求方演化博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8):22-27. 被引量:4
-
8刘烨,肖广岭,岳素芳,卢凡,赫运涛.省际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布局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6,34(5):690-696. 被引量:15
-
9余东波,邬平,李志明,白玉.过程视角下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运行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2):30-33. 被引量:5
-
10尚优,江文奇,王晨晨.基于K-means的科技服务僵尸平台分类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4):113-116. 被引量:2
-
1陈文喜,周瑛男.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12):38-39.
-
2夏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4):26-27.
-
3李健屏.金融资本与高科技产业的结合──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J].投资研究,1998(10):11-13. 被引量:4
-
4马天彩.加快甘肃省科技进步的若干措施探讨[J].开发研究,1987(4):50-52.
-
5曹勇.亚洲“四小龙”高技术产业化战略探析[J].科研管理,1992,13(4):57-61.
-
6曹勇.亚洲“四小龙”高技术产业化战略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1992,12(3):23-26.
-
7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2):28-34.
-
8连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推进素质教育[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8(9):7-8.
-
9白康斌.高技术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6,3(4):10-11. 被引量:1
-
10管煜武.创新导向的英国知识产权产业化战略[J].当代世界,2010(2):57-5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