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转型与党建组织创新的战略任务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94
-
1林尚立.社区党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生长点[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3):10-13. 被引量:100
-
2翟学伟.“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从普遍主义到特殊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7(3):90-97. 被引量:50
-
3陈文光,彭柏林,雷建,冯磊.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J].理论与改革,1994(11):3-6. 被引量:3
-
4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59
-
5周凌华,郑禾夫.私营企业党建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党政论坛,1995(1):29-30. 被引量:3
-
6朱光磊,杨立武.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91-97. 被引量:27
-
7王长江,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十三)——关于时代发展与政党现代化的一些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1):4-9. 被引量:36
-
8周鹤龄.关于党的建设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上)[J].党政论坛,2001(5):4-7. 被引量:2
-
9刘冀瑗.单位党建和社区党建互动初探[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6):86-89. 被引量:18
-
10李朝阳,任亮.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心转移与基层党建的创新[J].晋阳学刊,2006(1):16-1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12
-
1郭然峰.立足本职岗位 推进创先争优[J].传承,2012(4):24-25. 被引量:1
-
2穆娟.论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的历史演进[J].理论导刊,2009(6):61-63. 被引量:1
-
3穆娟.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创新[J].新西部(理论版),2009(7):25-25. 被引量:1
-
4沈建红.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基层党建社会化培育及其现实意义[J].浙江学刊,2010(1):24-28. 被引量:2
-
5谢方意.区域化党建:内生逻辑、功效与路径[J].探索,2011(4):48-53. 被引量:22
-
6田七.会[J].领导科学,2013(10):63-63.
-
7江涛.新时期推进区域化党建的基本途径[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5):25-27. 被引量:2
-
8黄一玲.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拓展的逻辑透视[J].探索,2015(5):43-47. 被引量:5
-
9付钦太,甘信奎.社区党建的理论分歧与路径差异[J].桂海论丛,2015,31(5):78-82.
-
10焦连志.利益逻辑与政治逻辑:非公经济组织中政党组织扩张的张力与弥合[J].求实,2015(12):37-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8
-
1时怡雯.区域化党建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于上海市田林街道的案例分析[J].区域治理,2018,0(46):1-4.
-
2冯建波.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基层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33(4):19-25.
-
3王鹏达.水利建设企业党建工作方法载体上的创新思考[J].企业导报,2012(16):158-159. 被引量:2
-
4谷鎏,李中仁.区域化党建的格局、机制与功能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虹梅社区为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11):50-52. 被引量:1
-
5左珏.论如何提高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J].现代企业教育,2013(8):26-26. 被引量:4
-
6程勉中.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意义[J].理论建设,2013,29(3):45-49.
-
7张宇峰.基层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以富阳市F街道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15(2):89-91.
-
8陈旭东.城乡结合部区域化党建的基础与体制机制架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6):44-45.
-
9王妍.政党适应性视角下的区域化党建研究——以太原市迎泽区为例[J].经济师,2015(10):43-45.
-
10黄一玲.整合视野下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组织拓展研究[J].求实,2016(1):4-11. 被引量:3
-
1专委会要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J].政协天地,2013(10):1-1.
-
2丛培影,黄日涵.网络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新挑战[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14(2):1-5. 被引量:9
-
3王巧玲.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6(10):26-26.
-
4奉一红,罗忠桓.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党建工作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4):38-39. 被引量:1
-
5李英田,曾知授.代表人民利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J].党政论坛,2004(12):9-11.
-
6费久浩.现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兼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09(7):15-17. 被引量:3
-
7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10):50-51.
-
8编者絮语[J].未来与发展,2005,26(4).
-
9赵云霞.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J].探求,2005(2):4-6.
-
10李见顺.“三个代表”与改进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5):112-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