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敦煌写本中所见道教《十戒经》传授盟文及仪式考略——以P.2347敦煌写本为例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以P.2347敦煌写本为例,考察了《十戒经》传授盟文的文体源流及其在传授仪式中的功能,认为这些盟文在文体上沿袭了先秦盟誓文的传统,但是它本身并非举行盟誓仪式的目的,而是一个步骤,是受经者和神灵之间的协议,具有向神明表明心迹、证明经戒传授并非私相授受的功能,也间接担当转换受经者宗教身份的角色,与先秦盟誓文有重要差别。反映出不止一代的道教徒在建构一种以经书传授为中心的宗教时,吸纳与扬弃传统社会、宗教实践形式的心路历程。盟文和经文中的佛教术语只有以中国本土生长的文体形式为载体,与道教的原有观念相结合,通过道教的仪式才能在道教徒的观念和行为中获得合法地位。
作者 吴羽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8,共6页 Dunhuang Research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5

  • 1秦明智.《关于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遗书之浅考与目录》,《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4~475页.
  • 2徐祖蕃.《甘博017[十戒经]道士索澄空题记盟文》,《甘肃藏敦煌文献》第四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5页.
  • 3杨富学,李永平.甘肃省博物馆藏道教《十戒经传授盟文》[J].宗教学研究,2001(1):97-100. 被引量:5
  • 4施舟人.《论敦煌文书所见的道教法位阶梯》,《敦煌与中国道教》(讲座敦煌4),大东出版社,1984年,第335页.
  • 5王元化主编,朱越利等译.《道教》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 6参见王承文《敦煌本〈太极左仙公请问经〉考论》,《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3月.
  • 7谭蝉雪.《敦煌道经题记综述》.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页.
  • 8陈梦家.东周盟誓与出土载书[J].考古,1966(5):287-297. 被引量:57
  • 9张颔.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朱书文字[J].文物,1966(2):1-3. 被引量:26
  • 10张颔等整理.《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119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