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重视,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入手,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最终提出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具体措施。
作者
阳际华
机构地区
南华大学 湖南衡阳
出处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8期19-21,共3页
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瓶颈问题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1
杨华.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势态及问题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2):108-110.
被引量:8
2
刘明哲,葛晨霞.
论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J]
.科技.人才.市场,2002(2):32-34.
被引量:4
3
王建华.
高校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1):5-8.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组织.高等教育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新科技园区服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J]
.经济管理,2000,26(1):53-54.
被引量:4
4
郎可夫.
电子商务与英语教学改革[J]
.外语电化教学,2000(4):34-37.
被引量:13
5
李正风,刘兵.
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原则研究[J]
.中外科技信息,2000(12):55-58.
被引量:3
6
虹云.
星火计划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创举──科技部召开“纪念星火计划实施15周年座谈会”[J]
.中国科技产业,2001(10):44-4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
1
李阳,王要武,薛小龙.
知识经济环境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4(6):28-32.
被引量:11
2
王伟,王宇红.
大学科技园区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产业,2005(1):52-54.
被引量:1
3
綦开军,王晓红,毕克新.
高校科技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5(7):91-92.
被引量:7
4
徐小钦,罗林,石磊.
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行模式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109-111.
被引量:6
5
杨屹,张林,章晓明,吴祖明.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5):52-54.
被引量:6
6
李林,曹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产业,2006(5):36-38.
被引量:1
7
杨美成,周云祥.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促进高校科技有效创新[J]
.科技信息,2009(12):9-9.
被引量:1
8
齐林林.
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对策[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32(6):122-124.
被引量:1
9
原长弘,贾一伟.
高校技术转移:从营销视角考察[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5):55-59.
被引量:6
10
张新庆,张慧琴,吴新玉,耿新伟,肖婧.
吐鲁番短时大风预报系统简介[J]
.吐鲁番科技,2006(2):20-27.
<
1
2
>
同被引文献
19
1
胡冬云.
从学术到产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思考[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82-983.
被引量:5
2
周克刚.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探讨[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2):54-56.
被引量:22
3
谢克昌.
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被引量:41
4
吕耀平,吴寿仁.
科技成果转化不成功之原因分析[J]
.华东科技,2007(1):22-25.
被引量:2
5
吴珍华,雷良海.
中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比较与启示[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4):13-15.
被引量:17
6
张瑾.
加强产学研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3):78-79.
被引量:6
7
田伟 杨建中.抓住西部开发机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市场,2001,(1):79-81.
8
张芳洲 柴丹璐.浅谈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大众科学,2007,(17):106-107.
9
张林 牛争鸣.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市场,2001,(1):83-85.
10
李增,周克元.科技工作指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8.
<
1
2
>
引证文献
4
1
张美书,吴洁.
略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及对策选择[J]
.金融教育研究,2008,22(1):109-111.
被引量:6
2
罗启新.
融入关天经济区建设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647-650.
被引量:2
3
孙泽文,叶敏.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方式与制约因素[J]
.广西社会科学,2012(12):164-168.
被引量:23
4
程永洲,孙泽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方式及其制约因素[J]
.大学(研究),2012(11):21-28.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陈泉江.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思路[J]
.理论建设,2008,24(4):36-40.
被引量:2
2
廖景明,闫明明.
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165-166.
被引量:3
3
张利,李强,王永军,毛志泉,米庆华.
创新科研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73-74.
被引量:15
4
李国德,武士威,李娜.
高校科研成果四位一体转化平台的架构[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318-320.
被引量:10
5
吴效刚,吴靖.
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制度“瓶颈”问题[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6):526-528.
被引量:6
6
刘双清,蒋廷杰,胡泽友,匡勇,王奎武.
地方农业高校实施“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的科技服务价值[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1):73-76.
被引量:1
7
康晓梅.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中国高校科技,2014(8):82-83.
被引量:25
8
宋慧勇.
基于分类DEA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以江苏省39所本科高校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14,14(10):83-87.
被引量:14
9
李安昌.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高校科技创新[J]
.科技与企业,2014(19):136-136.
被引量:1
10
周荣,喻登科,涂国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形成机理与运行模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4):117-123.
被引量:9
<
1
2
3
4
>
1
郑锷.
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1):105-106.
被引量:3
2
陈明.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理念传承[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9):104-108.
被引量:2
3
鲍洁.
发达国家高教改革动态[J]
.北京高等教育,1995(3):40-41.
4
高旭滨,李小兵,刘本禄,田恒轩.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技术开发平台——角色与模式[J]
.医学争鸣,2001(S1):151-152.
5
黄达人.
服务社会——大学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9):10-12.
被引量:6
6
卢铁城.
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07M):10-11.
7
吴慈生,李钢,解平,梁祥君.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流动模式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2006(S2):8-10.
被引量:1
8
杨怀珍,马海荣.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分析[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29-31.
被引量:4
9
张中华.
美国政府、大学在科技成果商业化中的作用[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5):96-101.
被引量:4
10
郭开朗.
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10(7):16-19.
被引量:15
<
1
2
>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江乃武
于鸣镝
宋培元
叶继元
刘普
方宝花
汤罡辉
王景文
秦晓丹
相关机构
中华医学会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汕头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相关主题
期刊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