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引进玉米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品种区试要求既要分析品种产量差异,又要重视各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品种稳定性是指一个品种能调节其遗传型或表现型状态,以适应于变动的环境,使其某些经济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它是估价和利用一个品种的重要依据.本文仅就1988年全省引进的春玉米品种联合区试的产量进行丰产性、稳定性的分析,以便为各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
杨人震
林欣欣
机构地区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2期4-6,共3页
Fuj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玉米
引进品种
丰产性
稳定性
分类号
S513.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
1
游文平.玉米杂交种性状综合稳定性分析[J]种子,1986(01).
2
沈高中.品种稳定性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86,4(1):175-180.
3
纳添仓.
马铃薯品种稳定性分析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2012,24(2):202-207.
被引量:7
4
常磊,岳云,柴守玺,包正育,黄彩霞,逄蕾,杨长刚.
品种稳定性不同分析模型在西北小麦区域试验中应用探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2):13-18.
被引量:21
5
高玮,杜立志,夏海丰,王提江,倪玉春,王瑛瑶,张翠萍,高艳,董本春,岳杨,韩军,康恒,赵长春,孟令媛.
玉米新品种通单258选育与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30-6630.
被引量:4
6
柏章才,马亚怀,李彦丽.
2011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测定[J]
.中国糖料,2013,35(4):44-46.
被引量:1
7
张亮亮.
棉花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J]
.新疆农垦科技,2013,36(10):6-8.
被引量:1
8
张宏天,张吉立,王宁,焦锋,王鹏.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各器官养分含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1):9-13.
被引量:18
9
潘善斌,覃业英,于小梅,冯敏娥.
玉米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与引种推广初探[J]
.广东科技,2014,23(8):161-162.
被引量:3
10
李红宇,任淑娟,魏玉光,刘梦红,潘世驹,赵洋,蔡永胜,郑桂萍,刘丽华.
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区试品种产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4):5-8.
被引量:5
<
1
2
>
引证文献
2
1
盖儒学,刘家云,张文君.
玉米四早6号稳定性、适应性的研究[J]
.玉米科学,1996,4(2):36-37.
2
鲁毛宁,高树仁,王霞,孙丽芳,王振.
大庆地区玉米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3):10-1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孟静娇,陈百翠,李琰聪,刘婷婷,杨纪明.
区域试验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与评判[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18.
被引量:11
2
魏锋,马毅,洪德峰,马俊峰,张学舜.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6.
被引量:6
3
吴岩松.
玉米新品种对比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8):57-59.
被引量:2
4
袁海洋,高树仁.
15份玉米自选系与国内主要种质的杂种优势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8):44-47.
5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Analysis of Yielding Ability and Yield Stability and Extension Prospect on New Maize Varieties in Jiangsu Provin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7,18(4):619-623.
被引量:1
6
郑飞,孔令杰,刘瑞响,张美景,孟庆长,赵文明,陈艳萍,袁建华.
江苏省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42-45.
被引量:6
7
吕莹莹,张萌,沈丹丹,牛贵清,张恩盈.
几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稳产性及抗病性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8,30(4):54-58.
被引量:11
8
王小星,刘贵海,郭冰,王要闯,张守林,孙永霞,郭新波.
玉米新品种永优618优势种植区域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8):137-139.
9
郑飞,陈静,孔令杰,刘瑞响,陈艳萍,袁建华.
黄淮海南部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应用前景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3):12-17.
被引量:8
10
苟晓松,舒中兵,吴庆丽,陈浪,程万春.
西南春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分析[J]
.农技服务,2022,39(5):5-12.
<
1
2
>
1
李学鹏,阴玉华.
我省新推广的亚麻品种稳定性的分析[J]
.黑龙江纺织,1993(2):54-57.
2
黄英杰.
谷子品种产量及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89(6):24-26.
被引量:2
3
于明,赵基洪,李光发,黄文,郑丽君.
高蛋白大豆品种稳定性的分析[J]
.作物杂志,1996(3):28-29.
4
谭丽萍,曲文祥,于俊刚.
春小麦新品种赤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7(2):5-6.
被引量:3
5
胡蓉,郑伯伟,王命义.
2004年福州市晚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结果初报[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2):5-8.
6
陈丽娟,潘永东,尚红梅.
优质高产青稞新品系87-9-5[J]
.甘肃农业科技,2001,32(3):18-19.
7
李凌雨.
北部高原春谷中晚熟区试谷子品种稳定性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1996,24(1):23-26.
被引量:1
8
张文祥,杜振华,何中虎,阎长生.
冬小麦新品种冬丰1号丰产性、稳产性及广适性初步分析[J]
.北京农业科学,1997,15(4):9-12.
被引量:1
9
董文召,汤丰收.
利用AMMI模型对花生品种稳定性的分析[J]
.花生学报,1999,29(S1):207-210.
10
刘志生.
激光小麦德州大穗超高产稳定性的分析[J]
.垦殖与稻作,1996(3):22-23.
<
1
2
>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赵志军
陈淳
徐旺生
苏海洋
游修龄
贾鑫
王在德
吕厚远
向安强
相关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郑州大学
复旦大学
相关主题
农业起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