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157,共17页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参考文献135
-
1路育松:《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2006年12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
2于沛.关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发展道路研究的再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06(3):4-8. 被引量:4
-
3王和.唯物史观是发展的理论[J].史学集刊,2006(1):3-5. 被引量:2
-
4黄凯峰.以科学的历史观指导历史评价——兼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2):38-44. 被引量:12
-
5邢贲思.历史·历史学·历史剧[J].求是,2006(1):47-49. 被引量:3
-
6朱英.近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研究回顾与思考[J].江苏社会科学,2006(4):176-185. 被引量:23
-
7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J].史学月刊,2006(5):5-8. 被引量:10
-
8王先明.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专题讨论)——“区域化”取向与近代史研究[J].学术月刊,2006,38(3):126-128. 被引量:53
-
9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6(5):46-60. 被引量:52
-
10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J].近代史研究,2006(1):1-19. 被引量:47
二级参考文献3803
-
1慈鸿飞.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61-68. 被引量:4
-
2陈建明.近代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J].宗教学研究,2000(2):96-104. 被引量:20
-
3张俊义.宋子文《西安事变日记》[J].百年潮,2004(7):17-24. 被引量:13
-
4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历史研究,1999(2):4-21. 被引量:60
-
5王奇生.民国时期县长的群体构成与人事嬗递──以1927年至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中心[J].历史研究,1999(2):97-115. 被引量:46
-
6罗志田.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J].历史研究,1999(3):5-23. 被引量:33
-
7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J].历史研究,1997(1):164-183. 被引量:50
-
8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J].历史研究,1996(1):5-16. 被引量:66
-
9商事裁判与商会——论晚清苏州商事纠纷的调处[J].历史研究,1996(1):30-43. 被引量:43
-
10郭卫东.《江南善后章程》及相关问题[J].历史研究,1995(1):136-14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1480
-
1张雨新.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土改中的“变天”谣言及应对——以佳县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3,16(6):67-76.
-
2彭博.学术史视域下东北解放区农村反奸清算运动研究[J].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1):373-390.
-
3马腾,李英全.1932年轮船招商局收归国营案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2):87-100. 被引量:1
-
4曹瑞冬.民国工商税收史研究之整体性刍论[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2):68-86.
-
5刘诗古,彭兴.战时财政下的商会整合与商民应变——以20世纪40年代的唐江镇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1):72-87.
-
6屈文生.从治外法权到域外规治——以管辖理论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21(4):44-66. 被引量:39
-
7刘凯,李继刚.西藏乡村人才振兴现实需求与突破路径[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5):107-115. 被引量:1
-
8张景平.屯田余绪中的近世边疆社会嬗变——以1719至1949年间甘肃省金塔县水利事务为中心的研究[J].学术月刊,2021,53(5):186-201. 被引量:6
-
9付腾月.视角独特,新见迭出——《老子与老学思想研究》评介[J].老子学刊,2023(2):244-250.
-
10郭常英,屈霁光.“球王”李惠堂与民国体育慈善[J].史学月刊,2023(5):76-84.
同被引文献11
-
1赵利栋.近年来中华民国史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5(7):78-84. 被引量:4
-
2魏文享.中国大陆的武汉史(1927~1949)研究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18-23. 被引量:6
-
3陈弘.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1925-1927)的特点与地位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76-80. 被引量:1
-
4黄家猛,张荆红.50年来中国大陆武汉国民政府史研究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201-207. 被引量:2
-
5[1]马洪武.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第一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69.
-
6[4]解卫东.中共中央东南局:下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
7[10]陈振江,江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7.
-
8齐春晓.论档案资料与民国史研究[J].兰台世界(上旬),2007(11X):10-11. 被引量:1
-
9谢维.“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3(1):230-256. 被引量:2
-
10江沛.学术转型期的民国史研究——中华民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纪要[J].史学月刊,2003(3):102-108. 被引量:1
-
1步平.残暴罪行不容掩盖——揭露侵华日军在中国的毒气实验[J].北方文物,2001(3):76-83. 被引量:6
-
2崔丕.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J].近代史研究,1987(4):79-94. 被引量:7
-
3陈红民.《蒋介石日记》中的“约法之争”[J].史学月刊,2015(4):130-132. 被引量:3
-
4矢泽知行,张学锋.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于五代宋元史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11):21-28.
-
5张艳国.对鼓的文化解读──评《中国鼓文化研究》[J].江汉论坛,1998(7):78-79. 被引量:2
-
6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酒泉分院(酒泉市地方史志办公室)[J].丝绸之路,2015,0(5).
-
7魏宏运.1939年华北大水灾述评[J].史学月刊,1998(5):95-101. 被引量:25
-
8本刊特约评论员,文峰.选好用好改革者[J].当代贵州,2012(15):1-1.
-
9苏智良.责任与使命——中国抗战研究应该得到进一步重视[J].探索与争鸣,2005(10):2-6.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