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以及产业同构等问题。建议采取竞争合作策略,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整体做大做强的飞跃。
作者
李燕
曹永峰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法商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77,共5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的博弈分析与对策研究"(06HZC305YB)系列成果
关键词
长三角
电子信息产业
对策研究
分类号
F4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3
1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区域联动状况(下)[J]
.上海企业,2006(2):42-44.
被引量:3
2
安筱鹏.
由大变强,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历史性跨越[J]
.宏观经济研究,2005(8):32-36.
被引量:4
3
王芬,陈益文.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
.中国信息导报,2005(10):15-2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建军.IT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互动[EB/OL].http://news.stock888.net/040623/101,1317,898566.00.shtml.,.
2
赵建忠.如何放大IC业长三角效应[EB/OL].http://www.chinaecnet.com/ztps/zt041851.asp.,.
3
.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报告[EB/OL].http://www.gdiid.gd.gov.cn/IID_Briefing/document/jb2004_01.htm,.
4
彭平.关于加速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EB/OL].http://www.gddpc.gov.cn/common._file/show._file.asp?id=5996&lanmu=.,.
共引文献
12
1
桂学文,曹庆.
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形成模式的实证分析[J]
.情报科学,2007,25(11):1617-1621.
被引量:4
2
杨欢进,王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经济与管理,2008,22(1):73-76.
被引量:22
3
曹永峰.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J]
.改革与战略,2008,24(11):67-69.
被引量:2
4
张冰,金戈.
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综述[J]
.江苏社会科学,2009(1):67-72.
被引量:2
5
万伟,周峰.
新形势下中国信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初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59-62.
被引量:2
6
蔡丽艳,王凯.
城市产业空间整合研究——以滁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
.安徽建筑,2010,17(1):14-15.
7
马云俊.
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139-143.
被引量:33
8
张磊,张青.
基于多元对应分析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实力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1,11(5):1-3.
被引量:3
9
张磊.
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
.科技和产业,2011,11(7):29-32.
被引量:2
10
王红杰.
长三角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探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7):4-6.
被引量:1
<
1
2
>
同被引文献
105
1
周子学.
新形势下如何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科学发展[J]
.中国信息界,2007(22):12-16.
被引量:1
2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63-69.
被引量:109
3
徐升华,毛小兵.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0(8):75-80.
被引量:103
4
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
从产业链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J]
.中国科技论坛,2004(4):18-22.
被引量:54
5
潘建华,周石其.
有关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之若干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37-38.
被引量:9
6
韩孟.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问题与思考[J]
.科学决策,2005(3):62-64.
被引量:2
7
安筱鹏.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J]
.现代经济探讨,2005(7):38-41.
被引量:16
8
储节旺,谢阳群.
沿海地区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546-550.
被引量:5
9
王芬,陈益文.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
.中国信息导报,2005(10):15-21.
被引量:8
10
吴艳霞,赵庆远.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状况分析[J]
.情报杂志,2005,24(12):127-130.
被引量:20
<
1
2
3
4
5
…
11
>
引证文献
19
1
万伟,周峰.
新形势下中国信息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初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59-62.
被引量:2
2
梅鲁海.
服务浙江产业经济 夯实人才资源建设[J]
.机械职业教育,2009(11):3-4.
3
梅鲁海.
浙江应用电子产业及人才培养研究[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1):21-24.
被引量:2
4
沈君,石红波.
辽宁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6):86-87.
被引量:2
5
崔新进.
制约南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26-29.
被引量:1
6
龙跃.
信息产业对重庆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129-130.
7
崔新进.
制约南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0,24(2):17-19.
8
张希荣.
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J]
.中国市场,2011(6):65-67.
被引量:2
9
张磊,张青.
基于多元对应分析的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实力研究[J]
.科技和产业,2011,11(5):1-3.
被引量:3
10
张磊.
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
.科技和产业,2011,11(7):29-32.
被引量:2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李林,桂学文.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特点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6):35-36.
被引量:1
2
张莹.
融合背景下辽宁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探析[J]
.经济与管理,2011,25(12):75-78.
3
葛广军,王羲,董燕飞.
强化三个能力培养的《单片机》课程教学研究[J]
.科技广场,2011(11):230-233.
被引量:3
4
李颖,马宏锋,李祥林.
电子信息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
.考试周刊,2012(7):17-18.
被引量:3
5
王燕,夏敏磊.
电子电路课程融合式项目教学[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23-125.
被引量:8
6
周松兰,罗瑞.
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J]
.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5):39-43.
被引量:1
7
隋秀芝,李炜.
基于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对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的评价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2(9):59-66.
被引量:13
8
燕丽红.
民办院校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价值工程,2012,31(33):270-271.
被引量:1
9
郑淑蓉,吕庆华.
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本质与分析框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5-15.
被引量:10
10
陈嘉,韦素琼.
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R&D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7(4):50-54.
<
1
2
3
4
5
…
7
>
1
谢志强.
跨世纪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与框架[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1997(1):43-48.
2
张冰,金戈.
关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综述[J]
.江苏社会科学,2009(1):67-72.
被引量:2
3
朱志兵,林建伟.
科学规划 深入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J]
.武汉建设,2014,0(4):10-11.
4
胡芳娥.
关于加强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体会[J]
.办公室业务,2013(5S):91-91.
5
马红燕,张光明.
长三角船舶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4-37.
被引量:1
6
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的“创新发展高层论坛”[J]
.木工机床,2010(3):32-32.
7
毛泽盛,李俊.
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2):21-24.
被引量:3
8
邵晖.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0-1102.
被引量:5
9
陈跃刚,吴艳.
都市圈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57-2958.
被引量:1
10
关于做好船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J]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09(12):25-26.
被引量:1
<
1
2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吴通好
张春雷
彭少逸
罗孟飞
杨洪茂
普志英
姜玉子
鲁继青
林晓敏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山东大学
中国科学院
相关主题
氧缺位
磁铁矿
CO
二氧化碳
化合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