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技期刊印前审读的方法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审读是学术期刊责任编辑、主编和有关专家在期刊出版前对文稿或出版之后对期刊进行的审查阅读,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必要措施,是对精神成果或产品进行科学分析判断的理性活动和创造性劳动近几年,各种出版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刊后审读的管理,这种方式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也可以更正一些重大错误,
作者
苗丽娟
高雪山
机构地区
华北煤炭医学院期刊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出处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1-82,共2页
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印前
期刊出版
学术期刊
管理部门
责任编辑
期刊质量
性活动
分类号
TS803.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杨中岳.
什么是审读[J]
.出版科学,2000,8(4):9-11.
被引量:17
2
赵更吉.
论“印前审读制”的建立[J]
.编辑学报,2004,16(6):441-442.
被引量:10
3
邓军文.
构建学术期刊内部审读机制[J]
.编辑学报,2006,18(3):223-224.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付国彬.
交叉审读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出版,1999(2):44-45.
被引量:3
2
赵更吉.
论“印前审读制”的建立[J]
.编辑学报,2004,16(6):441-442.
被引量:10
3
杨中岳.
什么是审读[J]
.出版科学,2000,8(4):9-11.
被引量:17
4
李孟明.
最后增设一道关卡——关于建立付印前审读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
.出版发行研究,2005(2):28-30.
被引量:4
5
.新闻出版署.第8号令:图书质量保障体系[Z].,1997—06—26..
6
陈静,欧阳晓黎,邢运凯.
学术期刊出版后的审读[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2):55-56.
被引量:9
7
张文光.
实行印前内部交叉审读是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有效办法[J]
.编辑学报,2003,15(5):375-376.
被引量:20
8
赵更吉.
论编辑“名利观”与出版物质量[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152-153.
被引量:1
9
杨家宽.
从一个科技名词看某些图书的编校质量[J]
.编辑学报,2004,16(1):28-29.
被引量:1
10
袁晓燕.
编校质量下降客观原因析[J]
.编辑学刊,2004(1):43-4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3
1
赵更吉.
校对方法及其适用条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3):100-102.
被引量:1
2
周蓉.
审校:一种可提倡的校对模式[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3):103-105.
被引量:2
3
邓军文.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的制度建设——谈“三审制”与“审读”[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156-158.
被引量:10
4
邓军文.
构建学术期刊内部审读机制[J]
.编辑学报,2006,18(3):223-224.
被引量:11
5
陆泉芳,赵更吉.
自费出版:路在何方[J]
.科技与出版,2007(2):19-20.
6
于方,曹雅坤,汪军.
科技期刊刊后审读人员的选择及作用[J]
.编辑学报,2007,19(1):73-74.
被引量:11
7
翁志辉.
学术期刊扩版现象评析[J]
.编辑学报,2007,19(2):132-134.
被引量:9
8
高敏利.
审稿与审读浅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5X):189-189.
9
温智虹.
编辑审读,认真送审——提高期刊质量的要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36-37.
10
钟信芳.
高校科技期刊内部审读机制构建之我见[J]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138-140.
被引量:4
<
1
2
3
4
>
同被引文献
7
1
颜志森.
科技期刊的审读方式及其优势互补[J]
.编辑学报,2004,16(3):170-171.
被引量:23
2
郑羽.
专业分志的责任编辑在编校中的素质表现[J]
.中国地方志,2003(2):50-51.
被引量:3
3
童中贤.
论注意力在领导活动中的功效[J]
.理论与改革,2002(1):104-106.
被引量:2
4
王菊香.
《护理学杂志》在校对中实行轮校与责任编辑负责制的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5):854-855.
被引量:2
5
徐国红.
加强责任编辑工作制度建设 提高学报编辑质量[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9(2):97-101.
被引量:6
6
刘兰珍,李国荣.
作好编辑、校对、责任编辑工作的体会[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4):338-339.
被引量:2
7
张文光.
实行印前内部交叉审读是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有效办法[J]
.编辑学报,2003,15(5):375-37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谢贞,刘苏君.
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编校质量把关要注意横向思维[J]
.编辑学报,2008,20(2):131-132.
被引量:6
2
杨呈祥.
学术期刊编辑部印前审读机制探讨[J]
.今传媒,2021,29(7):72-7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鲁翠涛,赵应征.
医学期刊稿件编辑加工整理应注意的问题[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42-744.
被引量:4
2
贺明健.
付印样通读流程及期刊质量控制措施[J]
.天津科技,2010,37(6):137-139.
被引量:1
3
关立哲,韩纪富,张晨钰.
科技期刊编辑审读中要注重比较思维的科学运用[J]
.编辑学报,2014,26(2):144-146.
被引量:5
4
徐书荣.
科技期刊编辑对提升论文创新性的作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61-764.
被引量:18
5
谢晓博.
横向思维编辑法与政治类图书的质量提升[J]
.传播与版权,2017(4):20-21.
6
王秀红.
论科技期刊排版引入的隐性错误及规避措施[J]
.新闻研究导刊,2022,13(5):209-211.
被引量:1
7
徐连敏.
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的实践和成效——以中国药学会主办期刊审读工作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4):465-469.
被引量:5
8
王晓芳,屠晶,孙瑾,耿胜荣.
科技期刊印前审读探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42(6):140-142.
被引量:1
1
赵更吉.
论“印前审读制”的建立[J]
.编辑学报,2004,16(6):441-442.
被引量:10
2
胡芬,陈洋.
对于进口纸种的分析判断[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05,24(6):97-99.
3
李锋.
未来网印技术的新变革[J]
.丝网印刷,2004(9):1-3.
4
张玉南.
变化中前行愿与您同在[J]
.实验与分析,2014(3):1-1.
5
曹叶平.
责任编辑在付印前要把好10道印制关口[J]
.科技与出版,2010(1):33-34.
被引量:4
6
黄革.
常见折页机的类型、故障、排除、改进[J]
.今日印刷,2006(3):51-53.
7
宋岚.
责任编辑要关注图书装帧设计[J]
.出版科学,2004,12(5):61-62.
被引量:2
8
罗小兵.
浅谈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09(7):128-129.
9
孙晓燕.
期刊装帧的三大趋势[J]
.编辑之友,2004(1):69-71.
被引量:1
10
郭健.
《路线图》中思路线[J]
.印刷工业,2016,0(10):42-43.
<
1
2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洪晓
郑其俊
赵利红
吴永昌
周立新
张佳伟
李巨文
谭英杰
李远才
相关机构
北京国邦技术发展中心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东北石油大学
相关主题
绝热涂料
无机
透明树脂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