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86,共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31
-
1李林荣.一个文学史意象的产生:鲁迅杂文及其历史景深[J].鲁迅研究月刊,2002(12):4-16. 被引量:4
-
2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总目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125-128. 被引量:2
-
3张泉.鲁迅杂文跨文化接受的历史评述——英国的鲁迅杂文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1991(4):39-44. 被引量:2
-
4何永超.“十五”首都师范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设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2(3):95-98. 被引量:3
-
5李林荣.鲁迅杂文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关于推进鲁迅杂文研究的几点初步思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2(6):19-26. 被引量:2
-
6孙民治.北京体育师范学院1992年工作要点[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7(1):1-4. 被引量:1
-
7《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1~6期总目录(总第120~125期)[J].文艺理论研究,2002(6):96-96. 被引量:2
-
8关于鲁迅研究的通信[J].鲁迅研究月刊,1996(12):59-62. 被引量:7
-
9丁韬.电脑时代的图形设计[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3):52-57. 被引量:1
-
10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991年总目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1):63-6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66
-
1李林荣.《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生成(上)[J].鲁迅研究月刊,1998(1):12-23. 被引量:4
-
2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J].文学评论,1988(6):4-17. 被引量:41
-
3苏富忠.心理本质新探[J].心理学探新,1984,9(1):27-32. 被引量:8
-
4李何林.“敢不敢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鲁迅?”[J].鲁迅研究动态,1980(4):9-15. 被引量:2
-
5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3-66页.
-
6.《鲁迅全集》第八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40-341页.
-
7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
8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第280页.
-
9.《鲁迅全集》第一卷[M].,.第47-48页.
-
10李欧梵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共引文献46
-
1苏富忠.文化的分类体系[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3):262-268. 被引量:12
-
2甘智钢.关于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4(5):131-134. 被引量:1
-
3崔云伟,刘增人.2003年鲁迅研究论文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1):28-34.
-
4胡峰,江畅.褒扬贬损之间——世纪之交,由“酷评”鲁迅引发的论战[J].鲁迅研究月刊,2002(4):71-76.
-
5王骏骥.主张的变化无线索可寻,都可以称之流氓——鲁迅对流氓性与流氓意识的批判[J].鲁迅研究月刊,2001(9):12-17.
-
6刘运峰.鲁迅致胡适信的一处笔误[J].鲁迅研究月刊,2001(9):81-82.
-
7李凤亮.接受昆德拉:解读与误读——中国读书界近十年来米兰·昆德拉研究述评[J].国外文学,2001(2):58-69. 被引量:6
-
8魏建,卢国华.2003年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251-284. 被引量:3
-
9冯黎明.全球化语境下当代汉语文论的两难处境[J].文艺研究,2005(7):28-37. 被引量:8
-
10苏富忠.知识价值论[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4):361-36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4
-
1魏天真梅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导论[M]{H}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
-
2钱理群;金宏达.鲁迅文集精度本杂文[M]{H}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
3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
4张岩冰.女性主义文论[M]{H}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