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土改中的诉苦:一种民众动员技术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1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诉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民众动员技术。通过通俗而有力的政治口号,确立了诉苦光荣的舆论空间;通过集体开会和典型示范,削弱了农民诉苦的种种顾虑;通过苦主选择和会场布置,激发了农民的愤怒与仇恨;通过诉苦与分配、诉苦与算帐相结合,打破了可能出现的僵局;通过追挖苦根和道德归罪,使农民苦难有了宣泄的对象。借助种种动员技术和策略,共产党得以将乡村民众纳入国家权力体系的运行轨道,顺利实现国家建设和乡村治理的目标。
作者 李里峰
出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9,共13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0

  • 1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6月号.
  • 2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9页.
  • 3李放春.《北方土改中的"翻身"与"生产"--中国革命现代性的一个话语-历史矛盾溯考》.《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 4李里峰.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62-68. 被引量:13
  • 5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硕士论文,1997年.
  • 6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J].中国学术,2002,3(4):130-157. 被引量:125
  • 7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1页.
  • 8梅利克谢托夫.《苏联学者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研究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 9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第1147页.
  • 10比昂科.《农民运动》,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09页.

二级参考文献74

  • 1苏亦工.当代美国的中国法研究[J].中外法学,1996,8(5):69-73. 被引量:12
  • 2章有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地权分配的再估计[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2):3-10. 被引量:72
  • 3李里峰.经纪模式的消解:土地改革与赋税征收[J].江苏社会科学,2005(6):160-166. 被引量:10
  • 4李里峰.华北“土改”运动中的贫农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62-68. 被引量:13
  • 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页.
  • 6亨延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8页.
  • 7.《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
  • 8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6年3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 9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6月号.
  • 10梅利克谢托夫.《苏联学者对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研究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局编译处编.《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第一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共引文献481

二级引证文献90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