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8,共3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参考文献4
1 蒋明义,郭绍川.水分亏缺诱导的氧化胁迫和植物的抗氧化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32(2):144-150. 被引量:256
2 李美如,刘鸿先,王以柔.植物细胞中的抗寒物质及其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5):328-334. 被引量:42
3 关义新,戴俊英,林艳.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4):293-297. 被引量:231
4 王学臣,任海云,娄成后.干旱胁迫下植物根与地上部间的信息传递[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28(6):397-402. 被引量:87
二级参考文献32
1 刘卫群,韩锦峰,彭文博,林秋萍.多胺对甜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机理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3,8(3):18-22. 被引量:12
2 蒋明义.植物内源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J] .生物学通报,1993,28(9):9-10. 被引量:2
3 姚雅琴,汪沛洪,胡东维,王振益,蒋选利.水分胁迫下小麦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J] .西北植物学报,1993,13(1):16-20. 被引量:43
4 蒋明义,荆家海.植物体内羟自由基的产生及其与脂质过氧化作用启动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4):300-305. 被引量:72
5 蒋明义,杨文英,徐江,陈巧云.渗透胁迫下水稻幼苗中叶绿素降解的活性氧损伤作用[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4):289-295. 被引量:194
6 蒋明义,杨文英,徐江,陈巧云.渗透胁迫诱导水稻幼苗的氧化伤害[J] .作物学报,1994,20(6):733-738. 被引量:85
7 王建华,刘鸿先,徐同.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5(1):1-7. 被引量:613
8 曾韶西,王以柔.水稻幼苗的低温伤害与膜脂过氧化[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7(05).
9 Sarah J. Gilmour,Michael F. Thomashow. Cold acclimation and cold-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ABA mutant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J] 1991,Plant Molecular Biology(6):1233~1240
10 Kerstin Nordin,Pekka Heino,E. Tapio Palva. Separate signal pathways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 low-temperature-induced gen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J] 1991,Plant Molecular Biology(6):1061~1071
共引文献607
1 王延双,方文,王欣彤,赵秀婷,廖国莉,段劼,马履一.水淹胁迫对红花玉兰苗木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1):35-45. 被引量:27
2 朱丹.植物抗氧化酶对水分与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501-502. 被引量:1
3 张明生,王丰,张国平.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 被引量:52
4 张珍,刘世琦,杜洪涛,李铃铃.土壤含水量对辣椒果实抗氧化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74-78. 被引量:7
5 陈屏昭,罗家刚,王磊,陈顺方,桑正林,周云.亚硫酸氢钠影响脐橙叶片光合作用的原因[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1):69-75. 被引量:32
6 肖祥希,杨宗武,肖晖,谢一青,刘星辉.铝胁迫对龙眼叶片活性氧代谢及膜系统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03,39(S1):52-57. 被引量:28
7 党青,韩刚,孙德祥,赵忠.干旱胁迫下杨柴的抗氧化防御系统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4):1-4. 被引量:11
8 王强,陈存根,钱红格,彭晓邦,杨永智,徐怀同.水分胁迫对6种苗木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144-149. 被引量:12
9 闫晨曦,唐光金.侧柏与油松幼树光合效率的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28(5):31-33. 被引量:1
10 王勇,韩蕊莲,梁宗锁.水分胁迫对4种菊科蒿属植物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0):178-18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286
1 郭惠红,高述民,李凤兰,郭蔚岚.植物抗冻蛋白和抗寒基因表达的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555-560. 被引量:13
2 张国华,云兴福.西芹鲜根浸提液对黄瓜叶片内POD和CAT活性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2):37-42. 被引量:12
3 董凡德.西北地区绿化优良树种—白蜡[J]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4):71-72. 被引量:3
4 程玲,邱永福,田志宏.不同温度对马蹄金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J] .四川草原,2004(10):23-26. 被引量:6
5 杨德浩,杨敏生,王进茂,王世兰,李帅英,叶振魁,G.Naujoks.欧洲白桦苗期低温胁迫时膜系统的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6):13-15. 被引量:32
6 金松恒,翁晓燕,王妮妍,李雪芹,毛伟华,蒋德安.Rubisco活化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水稻的遗传转化[J] .遗传,2004,26(6):881-886. 被引量:9
7 唐凤德,蔡天革.化控物质对紫椴苗木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4):355-357. 被引量:5
8 王春涛,施国新,徐勤松,武晓燕,王学,胡金朝,马广岳.外源钕减轻了重金属镉对菹草的毒害作用[J] .中国稀土学报,2004,22(6):821-824. 被引量:11
9 艾琳,张萍,胡成志.低温胁迫对葡萄根系膜系统和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47-50. 被引量:63
10 刘玉媛,符毓秦,李均安,高建社,晏新安.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1989,13(1):1-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2
1 马文月.植物冷害和抗冷性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1003-1006. 被引量:35
2 李彦慧,佟爱民,刘冬云,周怀军,杨敏生,佟荣喜.廊坊杨抗寒性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4):23-26. 被引量:23
3 王迅,张新全,刘金平.寒冷胁迫下野生扁穗牛鞭草应激反应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5-46. 被引量:3
4 张水金,黄庭旭,章杏,杨东,涂诗航,谢鸿光,马宏敏.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05,20(B12):154-159. 被引量:11
5 刘艳玲,郭守华,赵香兰.巴巴安对杏花抗低温能力及坐果率的影响[J] .河北果树,2008(4):3-5. 被引量:1
6 马艳华,宋瑜,郑健,郭守华.白腊种子萌发最适条件的研究[J] .种子,2008,27(12):94-97. 被引量:10
7 陈苏雅.稀土铈(Ce^(3+))、钕(Nd^(3+))对水花生叶片Cu^(2+)毒害效应的影响[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99-104. 被引量:6
8 颜范悦,姜楠,裴新辉,祝朋芳.百合种球抗寒性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09(9):154-157. 被引量:3
9 宁超,孟庆瑞,李淑贤,李彦慧,杨建民.抗霜冻仁用杏优株花器官抗寒性的比较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33(3):37-41. 被引量:18
10 黄秋凤,罗兴录,王春莲,赖兴丽,韦春柳.低温胁迫对木薯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72-177.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278
1 李小安,周青平.低温胁迫对扁蓿豆的脯氨酸含量和POD、SOD酶活性的影响[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1):60-63. 被引量:31
2 郑国华,牛先前,方树民.冰核细菌对枇杷幼果中内源激素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3):259-263. 被引量:7
3 杨凤军,李宝江,高玉刚.果树抗寒性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3,15(4):23-29. 被引量:27
4 卢先明.中药栽培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中药与临床,2011,0(3):4-7. 被引量:8
5 于锡宏,郑姗姗,蒋欣梅,于广建,孙彩虹,李丹.渐降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耐冷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蔬菜,2011(12):60-64. 被引量:2
6 罗登,左福元,邱健东,王少青,李健,袁扬,张磊鑫,曾兵.不同鸭茅品种的耐热性评价[J] .草业科学,2015,32(6):952-960. 被引量:14
7 黄永红,沈洪波,陈学森.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2):191-195. 被引量:63
8 黄毅斌,应朝阳,柯碧南,庄重光.两种多年生花生品种低温胁迫下的质膜透性研究[J] .四川草原,2005(10):4-5. 被引量:8
9 郁松林,康喜亮,王果平.温度胁迫下果树膜系统变化及其修复机制研究进展[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477-481. 被引量:5
10 赵庆芳,马瑞君,杜国桢,孙坤,王刚.不同海拔三种橐吾属植物叶结构的适应意义(英文)[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33-39. 被引量:14
1 简令成.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新进展[J] .植物学通报,1992,9(3):17-22. 被引量:195
2 马建忠.膜脂与植物的抗寒性[J] .生物技术通报,1997,13(2):6-9. 被引量:9
3 孙玉洁,王国槐.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1,25(3):287-291. 被引量:15
4 吴楚,王政权.脱落酸及其类似物与植物抗寒性之间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36(6):562-567. 被引量:21
5 裴海荣,郭宗端,李伟,贾洪秀,袁凤英,王晓龙.外源物质提高作物抗寒性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7,56(3):409-412. 被引量:3
6 寇祥明,杨利民,韩梅,姜雷,李玉.不同施水量对五叶地锦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3):139-143. 被引量:4
7 朱红,邱新军.杜鹃属的抗寒性[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14(2):150-155. 被引量:10
8 郭元飞,甘立军,朱昌华,李桂俊,夏凯.肌醇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4,30(6):1216-1221. 被引量:8
9 鲁旭东,陈小飞.水杨酸在植物抗逆性中的作用[J]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3):13-17. 被引量:7
10 沙伟,刘焕婷,谭大海,李杰.低温胁迫对扎龙芦苇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2):1-4. 被引量: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