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穆旦诗歌中有宗教意识,这是近年穆旦诗歌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仔细考证,穆旦思维流程的十个波段及其诗作中,从未对这个所谓宗教意识有过深度表述。穆旦亲属及其好友也均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穆旦生前有信教的言行甚或思想倾向。穆旦诗歌中的"救主"、"上帝",是文字的,而非宗教的,是接受西方文化在运用中的习惯体现,它只是一个借词。
作者
王学海
机构地区
浙江省海宁市文联张宗祥书画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165,共5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穆旦诗歌
宗教意识
诗歌研究
思维流程
思想倾向
“上帝”
西方文化
考证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8
1
《穆旦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6).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编(未刊稿).
2
张新颖.
穆旦在芝加哥大学——成绩单隐含的信息及其他[J]
.书城,2007(3):34-39.
被引量:2
3
孙玉石.《解读穆旦(诗八首)》.刊《穆旦逝世20周年纪念文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第20页,22页.
4
[韩]金素贤.《智者的悲歌》.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16页.
5
胡彦.《死亡的子宫》[J].云南文艺评论,2005,3.
6
罗锡文.
穆旦诗歌的心灵力量和东西方文化背景[J]
.当代文坛,2006(1):124-128.
被引量:1
7
曹元勇主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222,225,226,227页.
8
李方编.《穆旦诗全集》[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共引文献
7
1
陈林.
穆旦研究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57-282.
被引量:17
2
李建军.
从随物婉转到与心徘徊——论陈忠实的散文创作[J]
.当代文坛,2009(6):4-11.
3
马绍玺.
穆旦轶诗《记忆底都城》与“文聚丛刊”[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5):183-192.
被引量:4
4
徐艳霞.
“九叶”诗人:穿越历史悲剧的生命之航[J]
.商情,2013(26):334-335.
5
杨峰霞.
反抗虚无——论穆旦诗中的“尘土”意象[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10):50-51.
6
常金秋.
另一种意义上的诗人:20世纪50年代穆旦译诗活动考察[J]
.文学与文化,2021(3):71-79.
7
刘志荣.
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穆旦在一九七六[J]
.文学评论,2004(3):32-3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62
1
黄玲.
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之关系——以《隐现》为中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29-32.
被引量:1
2
王毅.
围困与突围:关于穆旦诗歌的文化阐释[J]
.文艺研究,1998(3):105-113.
被引量:28
3
杜运燮.
我和英国诗[J]
.外国文学,1987(5):84-85.
被引量:19
4
吴元迈.
文艺的民族性与文艺的世界性——关于文艺民族性的几个问题[J]
.文艺研究,1996(1):4-12.
被引量:8
5
孙志鸣.
我所了解的诗人穆旦[J]
.黄河,1997,0(5):150-155.
被引量:1
6
谢冕.
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J]
.山花,1996,0(6):69-74.
被引量:5
7
刘保亮.
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和宗教情绪[J]
.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47-50.
被引量:1
8
骆寒超.
论“九叶”诗派及其代表诗人穆旦[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4):1-8.
被引量:2
9
陈林.
穆旦研究综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2):257-282.
被引量:17
10
唐振湘,易彬.
由穆旦的一封信想起……[J]
.新文学史料,2005(2):126-130.
被引量:6
<
1
2
3
4
5
…
7
>
引证文献
11
1
黄玲.
论穆旦诗歌与基督教之关系——以《隐现》为中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29-32.
被引量:1
2
王发奎,刘玉平.
有意味的虚无——对穆旦长诗《隐现》的一种解读[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4-56.
3
刘纪新.
挥却历史的雾霭——对穆旦诗歌代表作的清理[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8-64.
被引量:1
4
王鹏程,鲁惠显.
穆旦西南联大时期佚文及《隐现》的最初版本[J]
.现代中文学刊,2014(1):72-79.
被引量:1
5
梁圣涛.
论穆旦诗歌的精神救赎——以《忆》为中心[J]
.吕梁学院学报,2015,5(2):7-9.
6
魏巍.
放逐与怀乡、归回与失丧——试论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因素[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7):51-54.
7
薛展鸿.
旷野上的呼喊——穆旦1940年代诗歌的宗教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6(3):113-116.
8
胡余龙.
“被时间冲向寒凛的地方”——论1940年代从军经历带给穆旦的“死亡体验”[J]
.宜宾学院学报,2018,18(9):10-18.
被引量:2
9
姜玉琴.
作者、隐含作者与角色设置——论穆旦的《诗八首》[J]
.文学与文化,2024(1):31-40.
10
杨碧薇.
穆旦诗歌研究综述[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5(1):333-348.
<
1
2
>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魏巍.
放逐与怀乡、归回与失丧——试论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因素[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7):51-54.
2
凌孟华.
《穆旦诗文集》增订本增补散文求疵[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74-80.
被引量:1
3
甘杰.
伟大的悲悯 苦痛的歌赞——赏析穆旦的《赞美》[J]
.读天下,2016,0(14):244-244.
4
胡余龙.
闻一多在湘黔滇长途迁徙中的诗歌活动及其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4):102-111.
被引量:1
5
胡余龙.
大众化与方言化——战时动员视域下的客家方言长诗《鲁西北个太阳》[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1,42(2):59-67.
被引量:1
1
陈楚.
诗的“现代”色彩[J]
.阅读与写作,2000(6):41-41.
2
郭丽莎.
全国散文学会范培松教授来我校中文系讲学[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3
季卉.
龙塔[J]
.中华诗词,2012(3):34-34.
4
邹积慧.
龙塔[J]
.中华诗词,2014,0(10):8-8.
5
千北.
她很陌生,但很迷人[J]
.恋爱.婚姻.家庭(纪实)(上),2013(3):24-26.
6
杨映红.
将愤懑之情化作对理想爱情的追求[J]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7):80-80.
7
刘力军.
借词赏花[J]
.养生大世界(A版),2009(4):59-59.
8
胡弦.
天音吹过[J]
.作品,2010(8):70-72.
9
傅民杰.
三条腿的“山民”[J]
.西江月,2005,0(18):70-70.
10
赵荔红.
恶也是善的梦想——读《呼啸山庄》[J]
.世界文学,2016(5):250-268.
<
1
2
>
文学评论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陆巍峰
杨曦
周宇晨
胡小军
潘晓斌
陈楠希
胡虎肇
张晓霞
李青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
相关主题
金融运行报告
产业增加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运行
同比增长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