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法视野中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被引量:1

The Six-Party Talks of the DPRK's Nuclear Issue under the Vis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为了解决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中国对争端各方进行了斡旋并最终促成了六方会谈。六方会谈至今共举行了五轮,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国际法的角度审视六方会谈,可以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六方会谈充分尊重了国家主权原则;其次,六方会谈坚持和发展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再次,六方会谈为东北亚区域安全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当坚持以六方会谈的方式解决朝鲜核危机。 In order to solve the second DPRK's nuclear crisis, China mediated parties of dispute and finally effected the Six-Party Talks. Up to now, Six-Party Talks have been held for five rounds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Reviewing the Six-Party Tal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law, we can draw three conclusions. First,the Six-Party Talks fully respect Principle of Nation Sovereignty. Second,the Six-Party Talks uphold and develop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 Disputes. Third, the Six-Party Talks set up basis for Regional Security Organization in Northeast Asia. So, we should continue using the form of Six-Party Talks to solve the DPRK's nuclear crisis.
作者 朱鹏飞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 Journal of Gansu Lianh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六方会谈” 国家主权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东北亚区域安全组织 Six-Party Talks,Principle of National Sovereignty ,Principle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Regional Security Organization in Northeast Asia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4

  • 1斋藤志郎.“中关苏三角关系”[N].《日本经济新闻》,.
  • 2.《第三轮六方会谈主席声明》[EB/OL].http://news.online.sh.cn,2004/6/26.
  • 3.《新共识、新步伐—王毅谈第三轮六方会谈》[EB/OL].http://www.invertchina.com.cn,2004/6/27.
  • 4金大中.《在清华大学的演讲》[EB/OL].http://cnina.koreanembassy.cn/2004/7/8,2004年7月8日.
  • 5.[N].《日本经济新闻》,2004年11月19日.
  • 6.[N].《参考消息》,2004年11月20日.
  • 7斋藤志郎的文章.“中关苏三角关系”[N].转引自《参考消息》,1975年10月14日.
  • 8.[N].[韩]《东亚日报》,1996年5月7日.
  • 9.“美国国会议员访朝重申‘三不’立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1月15日.
  • 10张小川,凃飞,王森,徐传运.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16):1-3.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72

同被引文献6

  • 1朱文奇.国际法与朝核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7年lO月25日.
  • 2朱鹏飞.尘埃未落.“核”去“核”从.百度文库.
  • 3朝鲜核试验问题的国际法考量.百度文献.2012.
  • 4朝核问题与我国安全.豆丁文库.
  • 5如何解决朝核问题-一个中国学者的观点.百度文库.
  • 6张丽燕.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J].知识经济,2009(10):139-14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