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化产业与文化多样性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探讨文化产业时,单纯对消费性、可复制性等的强调其实就是对资本攫取利润的权利的强调。而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忽视,在客观上起到了对文化霸权的遮蔽作用。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消费产品既是出于满足作为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的需要,也是为了获得社会性的存在的需要。文化价值的导向性是文化产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受到文化图式的影响的。多元文化共存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涉及不同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也是文化产业是否真的有创意的问题,还是一个人类是否会拥有丰富的关于未来的想象力的问题。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1,共6页 Thinking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文化产业经济的基本理论研究" (07XZX011)阶段性成果 云南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专项经费资助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曾国屏.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产业哲学[J].哲学研究,2006(8):3-8. 被引量:34
  • 2[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9页.
  • 3[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 4[英]托马斯·孟,尼古拉斯·巴尔本,达得利·诺思.《贸易论》,顾为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6页.
  • 5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5(2):85-87. 被引量:52
  • 6[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页.
  • 7[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9页.
  • 8[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 9[英]莱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朱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0页.
  • 10[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25页.

二级参考文献9

  • 1雷毅.论人工物的社会化[J].晋阳学刊,2005(6):62-65. 被引量:10
  • 2周书俊.产业哲学与主体的选择性[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75-77. 被引量:7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 4.[EB/OL].英国文化新闻体育部官方网站[EB/OL]www.culture.gov.uk.,.
  • 5[英]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M].企鹅出版社,2002..
  •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 7李锐主编,2004年:《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8普里戈金.2006年:《未来是定数吗?》,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9辛格,霍姆亚德,霍尔主编.2004年:《技术史》第1卷,王前,孙希忠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共引文献399

同被引文献14

  • 1陈立旭.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6):79-85. 被引量:6
  • 2于沛.反“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04(4):26-37. 被引量:25
  • 3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北京宣言(草稿)[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B07):1-7. 被引量:2
  • 4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48-349页.
  • 5李军.《什么是文化遗产》,载陶立瑶等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 6李军.《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载陶立瑶等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第41页.
  • 7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25页.
  • 8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中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5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