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制茶工艺与绿茶滋味品质关系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绿茶加工的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对绿茶滋味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
作者
敬廷桃
钟应富
袁林颖
尹旭敏
机构地区
重庆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2007年第4期15-16,共2页
Tea in Fujian
关键词
制茶工艺
绿茶
滋味品质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2
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92
同被引文献
208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38
1
安徽农学院主编.《制茶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
2
封槐松,王国庆.
2006年我国茶叶产销创历史最好成绩[J]
.中国茶叶,2007,29(2):4-5.
被引量:5
3
陆德彪,童启庆.
茶鲜叶摊放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作用特点初探[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9,25(2):179-182.
被引量:8
4
沈培和.关于夏秋季制好名优绿茶问题.
5
罗祥辉.
利用云南大叶种加工名优绿茶机制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02(2):17-17.
被引量:6
6
薛德炳.
夏秋名优绿茶采制经验小结[J]
.中国茶叶加工,1996(4):20-21.
被引量:3
7
郭桂义,扶晓,杨洁.
信阳毛尖机制工艺试验[J]
.中国茶叶,2003,25(1):19-20.
被引量:13
8
李立祥,梅玉,金基强,吴伟锋,郭桂义,王广铭,孙慕芳.
信阳毛尖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5(2):17-20.
被引量:15
9
金敬军,周继法.
雨水叶不同处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J]
.茶叶,2004,30(1):56-57.
被引量:1
10
敬廷桃,钟应富,袁林颖,周正科.
改善夏秋绿茶滋味品质研究现状[J]
.茶叶,2006,32(3):133-135.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112
1
王云,李春华.
永川秀芽茶生化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8(1):30-33.
被引量:2
2
倪德江,胡建程,方辉遂.
炒青绿茶干燥后期“升温增香”理论研究初报[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31-34.
被引量:12
3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4
张政,张强,王转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霉素A_3的含量[J]
.色谱,1993,11(4):254-255.
被引量:6
5
游小清,王华夫,李名君.
适度摊放对名优绿茶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3,15(3):14-15.
被引量:33
6
屠幼英.
减少夏秋绿茶苦涩味添加剂的研究[J]
.中国茶叶,1993,15(3):24-24.
被引量:8
7
刘新,殷鸿范.
微波炉处理茶叶试验初报[J]
.中国茶叶,1993,15(1):16-17.
被引量:16
8
郭雅玲.
试论特种绿茶的造型[J]
.福建茶叶,1993(2):14-18.
被引量:6
9
严俊,王秀丽.
中国名茶可溶性总糖的含量研究[J]
.茶业通报,1993,15(3):36-39.
被引量:29
10
王云,郑定贵,杨亮材.
鲜叶摊放对扁形茶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6):543-545.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292
1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
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2):129-137.
被引量:9
2
陈义,杨转,郭桂义.
传统手工信阳毛尖加工过程中主要滋味物质变化规律[J]
.食品科技,2019,44(12):74-78.
被引量:5
3
彭雪梅,张卫明,刘起棠,顾龚平,陆长梅.
不同杀青工艺对罗布麻茶品质的影响[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3):464-467.
被引量:8
4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5
冯薇丽,彭增华,何明奕,王胜民.
微波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29(5):52-55.
被引量:26
6
郭雅玲,杨婵婵,陈昇.
利用微波改善中低档乌龙茶品质的效果初报[J]
.福建茶叶,2004,27(4):5-6.
被引量:2
7
朱旺升,倪德江.
制茶工艺与名优绿茶香气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4,27(4):19-22.
被引量:11
8
周继荣,陈玉琼,倪德江.
鹿苑茶机械加工技术[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33-33.
被引量:4
9
田波平,孙秋梅,廖庆喜,张国忠.
6CZZ-600型针形名优茶做形机及成型工艺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65-68.
被引量:12
10
张鹰,祖峰,周才琼.
提高秋名茶品质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探[J]
.茶叶通讯,2005,32(2):27-2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208
1
徐燕,陈小兵,萧伟祥.
茶氨酸的制取及应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6):77-80.
被引量:12
2
江春柳,孙云,岳鹏翔,张南飞.
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储藏特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10,30(S1):561-566.
被引量:25
3
卢敏.
茶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09,32(1):67-69.
被引量:10
4
彭小星,陈细兵.
微波加热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
.湖南农机,2004(4):18-19.
被引量:10
5
赵振东,孙震.
生物活性物质角鲨烯的资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107-112.
被引量:97
6
齐桂年,谢建国,吴永刚,陈昌辉,单虹丽.
微波在茶叶加工中对绿茶品质影响的初探[J]
.福建茶叶,2004,27(3):3-4.
被引量:45
7
叶阳,袁海波,尹军峰,林智.
鲜叶微波杀青过程中的热效率分析[J]
.茶叶科学,2004,24(4):270-275.
被引量:9
8
欧丽兰,霍建聪.
高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J]
.四川农业科技,2004(12):34-35.
被引量:7
9
黄可泰,徐元,洪方耀,游士奇.
中国绿茶多酚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J]
.浙江医学,1993,15(1):16-17.
被引量:4
10
游小清,王华夫,李名君.
适度摊放对名优绿茶香气物质释放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93,15(3):14-15.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2
1
王辉,龚淑英,刘蕾.
主要滋味成分含量变化与制茶工艺的关系[J]
.茶叶,2009,35(1):7-10.
被引量:25
2
魏新林,刘莹,杨茜,陈季旺,赵黎明,王元凤.
芦笋叶袋泡茶生产工艺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中),2009(4):30-33.
被引量:1
3
池玉洲,黄林敏.
摊放(萎凋)对名优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8):10-13.
被引量:5
4
许倩瑜.
加工工艺对绿茶茶多酚含量的影响概述[J]
.广东茶业,2011(5):12-14.
5
马惠民,施秋妤,钱和.
杀青技术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概述[J]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8):1-5.
被引量:13
6
黄建琴,丁勇,徐奕鼎,雷攀登,吴琼.
鲜叶摊放对条形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13(4):14-18.
被引量:6
7
朱宏凯,董春旺,张坚强,刘飞,叶阳.
针芽形名优绿茶滚筒杀青工艺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308-314.
被引量:9
8
王万绪,谭蓉,谢丽娜.
茶制品在日化领域的应用进展[J]
.中国茶叶加工,2015(4):5-10.
被引量:6
9
叶青青,刘盼盼,汪芳,汪洁琼,许勇泉,尹军峰,曾亮.
不同产地无糖绿茶饮料滋味特征差异分析[J]
.食品科学,2019,40(19):23-31.
被引量:12
10
张子威,王贞红,次格桑.
西藏茶叶加工工艺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20,0(5):218-22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汤雯,屠幼英.
利用加工方法提高夏秋茶品质研究进展[J]
.茶叶,2010,36(2):77-81.
被引量:23
2
池玉洲,黄林敏.
摊放(萎凋)对名优绿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0,33(8):10-13.
被引量:5
3
池玉洲,黄林敏.
萎凋、发酵等关键工序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的生产实践与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11,33(3):11-14.
被引量:23
4
郑月梅,郑德勇,叶乃兴.
茶叶高温化学的研究讲展[J]
.福建茶叶,2011,33(4):9-12.
被引量:14
5
汪小飞,刘昕,陈国平,黄志胜,叶高继,刘丽娟,李超.
种植海拔高度和采制时期对黄山“松谷”毛峰茶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9):1630-1636.
被引量:2
6
蒲晓亚,袁毅君,王廷璞,李真真,张丽娟.
茶叶的主要呈味物质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40-44.
被引量:53
7
钟小玉,许勇泉,尹军峰,汪芳,杨宇宙.
Ca^(2+)-Mg^(2+)-Al^(3+)复配对绿茶茶汤感官及理化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27-231.
被引量:22
8
段志芬,刘本英,汪云刚,谢瑾,孙雪梅,宋维希,矣兵,马玲.
云南野生茶树化学成分多样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2(10):102-104.
被引量:16
9
王家金,刘永华,浦绍柳,周玉忠,韩丽,陈玫,伍岗.
不同月份加工的佛香茶化学成分变化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5):1609-1612.
被引量:2
10
刘佳,梁丽云,冯建灿,郑先波,贺巍,刘建军.
信阳毛尖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7):1-5.
被引量:11
1
汪素荷,刘丙松.
浅谈影响绿茶滋味形成的因子[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65-66.
被引量:4
2
杨伟丽.
主要生化成分与炒青绿茶滋味形成的关系[J]
.中国茶叶加工,2001(1):32-33.
被引量:13
3
苏祝成,钱利生,冯云,黄韩丹.
利用单宁酶改善绿茶滋味品质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12):305-307.
被引量:17
4
敖存,龚淑英,张俊,王辉,顾志雷.
烘焙技术对中低档绿茶滋味品质改善的研究[J]
.茶叶,2010,36(1):21-25.
被引量:33
5
李立祥.
绿茶氨基酸对滋味的影响[J]
.食品科学,1998,19(3):16-20.
被引量:16
6
周跃斌,尚本清,邓克尼.
名优绿茶质量评定方法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3(2):145-149.
被引量:8
7
李立祥.
绿茶氨基酸对滋味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1997,14(5):16-19.
被引量:4
8
郭炳莹,程启坤,阮宇成.
绿茶品质成分的快速测定(二) 氨基酸总量的流动注射分析[J]
.中国茶叶,1989,11(4):24-26.
被引量:5
9
童梅英,张泽生,王镇恒.
冲泡水温和时间对高级绿茶滋味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6,16(1):57-62.
被引量:22
10
马志英.
新茶的挑选与安全[J]
.生命与灾害,2014,0(6):22-23.
福建茶叶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