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鲜牛奶酸败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鲜牛奶酸败的机理、微生物对鲜牛奶的侵染途径进行了探讨和调查,提出了可行性措施防止鲜牛奶酸败,以期供广大奶牛养殖户参考。
作者
王彦勤
机构地区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学校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307-308,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鲜牛奶
酸败
原因
预防措施
分类号
TS25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
1
[1]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
83
1
陈新.
智能包装技术特点研究[J]
.包装工程,2004,25(3):40-42.
被引量:23
2
巫平松,石中亮,陈尚东.
牛奶的保鲜[J]
.化学教育,2004,25(8):9-11.
被引量:5
3
刘春玲,程少为,兰东,张秀英,佟春光,曹梅,何焱玲,陈懿德.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3):147-149.
被引量:8
4
孙荣鑫,蔡永辉,韩国林,邱才英,詹志荣,须进泉,苏淑珠,范兰春.
生鲜牛奶理化性状及其与酒精试验、酸度的关系[J]
.中国奶牛,2004(6):50-52.
被引量:6
5
曹红,孟丽,储治国.
鲜奶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3):174-176.
被引量:4
6
杨雪峰,高腾云.
牛奶体外抗菌活性体系——乳过氧化物酶体系的应用[J]
.黄牛杂志,2005,31(2):21-24.
被引量:4
7
罗傲霜,淳泽,罗傲雪,范益军,葛绍荣.
食品防腐剂的概况与发展[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4):55-58.
被引量:61
8
宁正祥,谭龙飞,张德聪,付航,王毅军,高建华.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性与抗菌活性间的关系[J]
.应用化学,1996,13(1):38-42.
被引量:80
9
谷雪莲,华泽钊.
冷藏时间对牛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
.制冷学报,2005,26(4):48-50.
被引量:15
10
黄友鹰,马毓锦.
消毒牛奶在家用电冰箱内保存期及其营养成分的变化[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1989,15(4):43-49.
被引量:1
<
1
2
3
4
5
…
9
>
引证文献
7
1
刘倩,韦庆益,刘丽萍,宁正祥.
富马酸单苯甲酯的合成及抗菌特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4):387-390.
被引量:3
2
王琳,刘聚祥,马亚斌,孙月川.
牛奶防腐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15,43(5):43-45.
被引量:5
3
安朋朋,刘光磊,孙先枝,郭美,孙咏梅,包凯.
不同保存条件对牛乳DHI指标测定值的影响[J]
.中国奶牛,2016(3):52-57.
被引量:8
4
邹小波,蒋彩萍,张俊俊,翟晓东,王圣,赵号,梁妮妮.
紫薯花青素与淀粉/PVA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J]
.现代食品科技,2018,34(1):148-153.
被引量:10
5
徐楚璇.
牛奶的变质与新鲜度检测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0):176-178.
被引量:13
6
张学全.
鲜牛奶酸败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食品安全导刊,2019(6):163-163.
被引量:2
7
申倩,刘永峰,杨泽莎,张薇.
家用冰箱3种低温贮藏方式下生鲜牛奶品质变化[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6):171-17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杜迅,陈莉,王亚梅,赵美奇,李晓娜,何劲.
纳米纤维基酸敏比色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J]
.上海纺织科技,2022,50(3):53-56.
被引量:1
2
孙鹏,胡哲,赵金丹,杨海进,邓荣娇.
T/CNLIC 0040-2021《家用电冰箱婴幼儿食品储藏功能试验方法及评价要求》标准解读[J]
.家电科技,2022(S01):798-800.
3
现代八大军事高技术[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0,11(3):24-25.
4
马家玉,姜跃华,杨小平.
六水氯化铝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铝的设想[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3(9):31-35.
被引量:3
5
梁准成,杨继国,刘冬蕲,宁正祥.
月桂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性的比较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5,31(3):84-90.
被引量:14
6
陈永钢,尹志刚,钱恒玉,张同艳,余述燕.
二元酸单酯合成研究进展[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2):14-22.
7
王莹,赵瑞香,马艳艳,梁新红.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及防腐技术体系的建立[J]
.中国酿造,2016,35(1):51-56.
被引量:1
8
王琳,马亚宾,王旭丹,杨宝婷,刘聚祥.
DHI测定专用防腐剂的研制[J]
.中国乳品工业,2016,44(4):21-24.
9
卫强,时雪风.
葱兰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对鲜牛奶的抑菌作用[J]
.食品与机械,2016,32(8):21-24.
被引量:2
10
白雪.
牛奶中抗生素和防腐剂的检测与分析[J]
.现代畜牧科技,2017,36(3):158-158.
被引量:2
<
1
2
3
4
5
>
1
孙嘉文,万丽娜,卢晓明,刘文营.
冷冻对蛋黄理化性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2013,34(7):189-192.
被引量:1
2
杜连启.
论新型白酒生产中产生异味和沉淀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食品工业,2006,27(4):29-31.
被引量:1
3
吉喆.
苹果汁混浊的原因及防止方法[J]
.软饮料工业,1995(4):19-24.
被引量:3
4
王英臣,于加平.
白酒中异杂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3(2):16-17.
被引量:9
5
陆新龙.
天然红果汁的褐变原因及防止方法[J]
.软饮料工业,1992(3):22-22.
6
孙胜利.
茯砖加工中黑曲霉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中国茶叶,1991,13(1):8-9.
7
王强,张美玲.
沙棘碳酸饮料爆罐原因及防止方法探析[J]
.沙棘,1992,5(3):39-43.
8
朱江.
罐头食品的变色原因及防止措施[J]
.适用技术市场,1990(8):17-20.
9
刘铁云,李欣,陈兵,雷红.
杂质酒的产生原因与防止措施[J]
.辽宁食品与发酵,1997(1):29-32.
10
韩银龙,王琳.
饼干起泡原因及防止办法[J]
.食品与机械,1994,10(3):31-31.
被引量:2
<
1
2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段宝岩
孙欣
南仁东
朱丽春
张志伟
刘佳靖
刘占省
史鸿声
张越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贵州大学
清华大学
相关主题
射电天文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天文台
天文望远镜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