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都从各自的角度对"阶级"概念进行了分析,但二者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立足于历史观点和生产力标准,后者立足于夺权斗争需要和利益需要。
作者
刘珍英
机构地区
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4,共2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阶级
历史观点
生产力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9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99-101.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119
1
高梧.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5):141-143.
被引量:6
2
蒋茜.
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历程述评[J]
.长沙大学学报,2008,22(4):63-65.
3
王凤恩.
浅论薄一波执政党建设的思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8.
4
李游.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文化全球化的可能性[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5.
5
张翠.
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单向度“重建”析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6.
被引量:1
6
吴忠良.
陈独秀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国际因素[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7):62-66.
被引量:3
7
彭月英,李茂平.
论青年毛泽东的励志对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价值[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21-24.
被引量:2
8
邱若宏.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探析[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9):57-61.
被引量:2
9
卢国琪.
论毛泽东的早期妇女教育思想[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707-709.
被引量:1
10
曲明,汤景泰.
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继承与发展——论周文的文艺大众化思想[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04-107.
同被引文献
29
1
邹卫韶.
“开篇之作”与“首要问题”——剖析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本修改的深刻内涵[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5):100-107.
被引量:4
2
王建国.
不同文本《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之比较[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4):111-114.
被引量:9
3
麻福水.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不同时期阶级和阶层的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2003,5(2):16-18.
被引量:1
4
高霞.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的光辉典范——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后[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2(3):75-76.
被引量:1
5
周可.
简论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中心[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1):131-141.
被引量:1
6
郭润宇.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标志[J]
.人文杂志,1985(3):86-90.
被引量:3
7
敢非.
关于大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几个问题——与魏知信同志商榷[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29-33.
被引量:2
8
刘利华.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三次修改[J]
.求索,1990(4):109-112.
被引量:1
9
田利军.
论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历史地位[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2):85-90.
被引量:3
10
朱柏青,王少明.
试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4):36-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黄晓景.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研究综述[J]
.福建党史月刊,2023(12):45-52.
2
姜秀华.
2004年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393-3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胡丽娣,曲红澎.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J]
.魅力中国,2009(35):39-39.
1
周道华.
邓小平的世界历史观点和方法[J]
.东南学术,1997(2):21-25.
2
黄赞梅.
回到恩格斯:恩格斯的“历史观点”再认识[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202-207.
3
孟献丽,王玉鹏.
把握“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3-86.
4
陈季君.
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毛泽东的历史研究与实践[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4,6(3):1-3.
5
郑又贤.
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方法特色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9-16.
被引量:3
6
陆贵山.
文学与人的历史活动和人的审美活动的统一和倾斜[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1):109-139.
7
米学军.
是“历史的美学的”还是“美学的历史的”?——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原著的重新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2):121-125.
8
康文龙.
马克思阶级概念的多重阐释[J]
.学术论坛,2006,29(3):17-19.
被引量:2
9
张琳.
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理论视野,2011(10):25-29.
10
陈宏亮.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贡献[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6):27-29.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