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负负得正”教学再思考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曾有这样一则小故事:2001年春天,袁隆平院士到达武汉,谈了自己在中学的经历,为什么“负负得正”,他一直不能理解.著名科学家不懂“负负得正”?一时成为某些人的笑谈.然而,笑谈者并不知道,要真正说清楚“负负得正”谈何容易.
作者
龚烈炯
机构地区
浙江省慈溪市附海中学
出处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3,共3页
Maths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关键词
“负负得正”
教学
袁隆平
科学家
中学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33.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8
1
朱一心,姚芳.
数学教育中的数学理论问题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3):4-9.
被引量:14
2
朱文芳,林崇德.
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4):40-46.
被引量:14
3
吕林海,程可拉.
探索中的理解性学习与教学——对美国哈佛大学零点计划LTFU项目研究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4(12):40-43.
被引量:12
4
佟巍,汪晓勤.
负数的历史与“负负得正”的引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1):126-128.
被引量:16
5
田载今.
“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3):3-4.
被引量:9
6
张广祥,张奠宙.
代数教学中的模式直观[J]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1-4.
被引量:46
7
[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
李士铸.PME:数学教育心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2.
9
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M].陈昌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85.
10
[美]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数学中的归纳和类比[M].李心灿,王日爽,李志尧,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5
1
彭启科.
“负负得正”理解模型的有效性分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0):78-82.
被引量:4
2
冯启磊,姚春艳.
负负得正的教学:直观与推理的融合[J]
.数学通报,2018,57(5):16-19.
被引量:1
3
刘超,谢红英.
对初中数学“负负得正”的教学探究[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6):53-56.
4
沙稼璐.
有理数乘法法则“负负得正”的五种教学法[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21):8-9.
5
张芳铭,巩子坤,江春莲.
职前数学教师对“负负得正”模型理解水平的调查研究[J]
.中学数学杂志,2023(8):34-38.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王华.
教应有理,学需思辨,守朴而日新[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7,0(7):11-14.
2
刘超,谢红英.
对初中数学“负负得正”的教学探究[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6):53-56.
3
李单,李健.
“负负得正”法则的解释模型——基于中、日、新、美、澳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比较[J]
.中学数学杂志,2020(8):40-44.
被引量:2
4
梁慧慧,徐争,杨光伟.
整合教材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基于不同版本教材“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比较与整合[J]
.数学教学通讯,2023(5):6-9.
被引量:1
5
李艺,李泽浩.
对“负负得正”的三种解释[J]
.中学生数学,2023(12):25-28.
1
刘志强,崔向锋.
由“为什么负负得正”引发的一些思考[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12):18-19.
被引量:1
2
张孝达.
学生认为“(-3)×(-4)=9”,该怎么办?[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4(5):3-3.
被引量:1
3
赵世念,李斌.
“硬性规定”和“无理定义”之缘由[J]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上半月),2016,0(3):46-47.
被引量:1
4
张振山,张治中.
“负负得正”的原理[J]
.中国教师,2009(S2):330-330.
5
陈培中.
袁隆平之问:负负为何得正?[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0(7):33-33.
6
瞿国华.
做一个“讲道理”的数学教师[J]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1(6):3-6.
被引量:3
7
佟巍,汪晓勤.
负数的历史与“负负得正”的引入[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1):126-128.
被引量:16
8
严灿云.
“负负得正”——巧记电场中的功能关系[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3,31(3):31-32.
9
田载今.
“负负得正”的乘法法则可以证明吗?[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教师版),2005(3):3-4.
被引量:9
10
谢红英,刘超.
中外初中数学教材中“负负得正”内容的比较研究[J]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3(4):68-70.
被引量: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