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0-82,共3页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同被引文献44
-
1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旅游学刊,1999,14(1):51-55. 被引量:148
-
2崔凤军,许峰,何佳梅.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1999,14(4):42-45. 被引量:71
-
3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可持续旅游的资源环境政策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5):58-61. 被引量:57
-
4周玲强.可持续发展——杭州旅游业跨世纪发展的根本原则[J].旅游学刊,1998,13(3):32-34. 被引量:3
-
5汪剑明,鲁瑾.在我国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价值导向[J].旅游科学,1997,11(3):4-5. 被引量:6
-
6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2):16-19. 被引量:62
-
7罗高飞.走出无烟产业的误区——“绿色时代”与“绿色旅游”浅议[J].旅游科学,1996,10(3):9-12. 被引量:14
-
8杨振之.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J].旅游学刊,1997,12(3):48-52. 被引量:52
-
9庄志民.后工业文明与回归自然的旅游──关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J].旅游学刊,1995,10(6):13-16. 被引量:7
-
10谢彦君.永续旅游:新观念、新课题、新挑战[J].旅游学刊,1994,9(1):21-26. 被引量:55
引证文献12
-
1莫海明.南宁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0(z1):71-75.
-
2游丽玲,崔瑛,赵勇斌.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硅谷,2008,1(9).
-
3黄秀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1998,0(6):67-72. 被引量:1
-
4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的变异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2):68-72. 被引量:9
-
5刘群红.构建江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20(3):96-99. 被引量:2
-
6赵媛,仲伟周.国内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综述[J].学海,2000(3):162-166. 被引量:10
-
7郭剑英,羊文辉.可创新理论与我国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J].财金贸易,2000(9):25-26. 被引量:4
-
8李利民.开发旅游资源 推进经济发展——西安市户县旅游资源开发的例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6):71-75.
-
9李晴.重庆市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8(4):25-28. 被引量:1
-
10彭忠信.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要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A01):7-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30
-
1肖劲,姜振华.陕西旅游业的市场开拓状况及对策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S1):342-344.
-
2游丽玲,崔瑛,赵勇斌.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硅谷,2008,1(9).
-
3袁晓红.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硅谷,2009,2(14):192-193.
-
4田红.贵州可持续旅游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2):39-40. 被引量:3
-
5张立生.城市社区旅游的伦理学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308-310. 被引量:8
-
6郭炳南,欧阳有旺,赵立秋."入世"后江西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突破口[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12):157-159.
-
7王茂强,龚雅莉,杨龙,殷红梅.贵州省旅游资源独特性和共性聚类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92-96. 被引量:4
-
8石长波,刘敏.关于黑龙江省政府促进旅行社行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15):150-152. 被引量:3
-
9陶玉国,张春丽,殷红梅,熊康宁.喀斯特景区青少年科普旅游规划示范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8):134-136. 被引量:4
-
10赵俊,穆彪.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5-28. 被引量:4
-
1李华荣,李大林.对我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1999(1):71-72. 被引量:2
-
2李睛.重视重庆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17(4):20-20.
-
3高艳芳.潍坊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24(5):83-84.
-
4高艳芳.潍坊市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5,0(4):8-10.
-
5朱书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8,5(28):218-218.
-
6刘肖梅.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75-277.
-
7薛亚娟.秦皇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53-54.
-
8刘德智,李杨.循环经济理念下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J].理论导刊,2010(5):97-99. 被引量:5
-
9王健华,韩佳伸.三亚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09(A12):46-46. 被引量:1
-
10郑欣淼.论文物资源在旅游业中的特点及开发保护问题[J].东南文化,2001(5):6-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