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隐寓”的思想主题表达——试论战后中国进步电影文学剧本的特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社会派和人生派作为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大流脉,在1940年代后半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其电影文学剧本思想主题的表达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多重压力的共同牵涉和综合作用下,其电影文学剧本的"示义"过程是具体形象地"隐寓"在文本之中的。
作者 李永祥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0

  • 1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 2张巍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编剧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 3史东山等.《<万家灯火>座谈》.《大公报》,1948年7月21日.
  • 4史东山等.《<万家灯火>座谈》.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 5伊格尔顿.《文本·意识形态·现实主义》.王逢振等主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 6小明.《<新闺怨>中的妇女问题》.《时代日报》,1948年5月7日.
  • 7史东山.《《新闺怨》的产生》[J].影剧春秋,1948,(1).
  • 8费穆.《导演·剧作者--写给杨纪》.《大公报》,1948年10月9日.
  • 9靖华.《偏安在花厅中的人们--<小城之春>观后感》.《新民晚报》,1948年9月30日.
  • 10靖华.《偏安在花厅中的人们--<小城之春>观后感》.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上册.

共引文献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