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被引量:8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决定了仅仅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尽早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既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又要强调民间的广泛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督方面,应确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以更好地规范和保障政府权力;在法律救济制度方面,应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以有效地保障公民维护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权利的实现。
作者 刘源 薛金慧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84-88,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2008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002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11

  • 1解志勇.论公益诉讼[J].行政法学研究,2002(2):40-48. 被引量:53
  • 2谷口安平 王亚新 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 3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 4罗传贤.行政程序法基础理论[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229.
  • 5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宪法诉讼制度,公民个人可以以自己的宪法权利受到国家机关的侵犯为由向有关的宪法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宪法法院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在我国,著名宪法学家王叔文先生在起草1982年宪法时曾向宪法起草小组建议设立宪法监督机构.后王叔文等30名全国人大代表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向大会主席团提出了加强宪法实施监督机构建设的议案。
  • 6公民的申诉权,在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中都没有涉及.1978年宪法第55条规定,公民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对这种申诉,任何人不得打击报复.1982年宪法肯定了公民的申诉权并扩大了公民申诉权的范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这里显然将公民申诉权建立在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监督上,属于宪法所确立的监督权的一种,已经超越了仅仅与自己权利有关的申诉.
  • 7"来访申诉听证制度",其实质是听取"一面之辞"的审查方式."来访申诉听证制度"体现出了信访特征,无须通知被申诉人参加,以减少不必要的讼累.因为如果申诉人的"一面之辞"听起来都没有道理,那么作出不予受理的处理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申诉人的"一面之辞"听起来有些道理,还必须同时举证加以证明;如果"一面之辞"虽听起来有些道理,但举证不能的,不予受理也顺理成章.只有对"一面之辞"确有道理,并同时举出相关证据的申诉,或经听证,对作出不予受理决定感到理由不充足,对原判正确性存疑的案件,才决定进一步调卷进入申诉复查程序.
  • 8"听证制度悄然崛起"[J].民主与法制,2001,.
  • 9马奉南.试论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J].审判研究,2002,(10).
  • 10韩志红,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7.

共引文献408

同被引文献85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2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