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10,共7页
CPC History Studies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问题研究”(08JDC07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29
-
1张旭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J].党的文献,2008(1):28-31. 被引量:17
-
2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J].中共党史研究,2008(1):17-20. 被引量:20
-
3沈宝祥.略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11-14. 被引量:16
-
4田克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6):5-10. 被引量:29
-
5徐文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及概念辨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32-35. 被引量:14
-
6万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进程、现实特色及未来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52-55. 被引量:21
-
7聂运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30-36. 被引量:22
-
8张远新,张正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8(3):7-11. 被引量:11
-
9赵兴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若干问题[J].求实,2008(5):4-7. 被引量:6
-
10荣开明.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12):4-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74
-
1沈宝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问题——兼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J].理论动态,2006(32). 被引量:2
-
2贾建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主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7(1):21-24. 被引量:9
-
3[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
-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362、236、250、312、313、312页.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共引文献150
-
1胡陈芳.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18(1):13-17.
-
2冯书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述评[J].科学社会主义,2012(3):155-159.
-
3刘华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及其内涵[J].重庆社会科学,2008(9):12-19.
-
4达丽美.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传承,2009,0(12):34-35.
-
5洪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点众说纷纭的原因初探[J].黑河学刊,2009(8):1-3.
-
6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及其实践模式[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10(6):8-11. 被引量:3
-
7王友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全新而重大的命题[J].学习论坛,2008,24(2):9-11. 被引量:1
-
8王建国,赵大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新进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8(2):135-140. 被引量:5
-
9王盛辉,高凤敏.论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贡献[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1-5. 被引量:1
-
10刘玲,祝杨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9.
同被引文献19
-
1刘源.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与发展[J].求是,2009(3):25-27. 被引量:1
-
2弋胜,何小兵.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指南[J].军事历史研究,2000,14(1):18-23. 被引量:1
-
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8日.
-
4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
5龚育之.《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增订新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9页.
-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33页.
-
8.《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
9.《毛泽东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270、233页.
-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1992..
-
1肖献松.电视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J].新闻世界,2014(7):54-55.
-
2龚雅婧,王卫明.对《人民日报》负面报道刊载现状的分析[J].科技广场,2008(4):29-31. 被引量:3
-
3广东代表谈思想解放:创新观念也要与时俱进[J].中国集体经济,2008(3):8-8.
-
4丁柏铨.新闻舆论监督与扩大人民民主[J].新闻记者,2008(9):41-45. 被引量:6
-
5《人民论坛》刊文指出新问题出现不能归罪于改革开放[J].山东人大工作,2007(12):53-53.
-
6夏杰长.公共财政要致力于改善民生[J].今日中国论坛,2008(4):52-54. 被引量:5
-
7杨智.浅论军民融合式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4):13-14. 被引量:1
-
8陈昱舟.从社会心理角度浅谈如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社会性两难问题[J].中国经贸,2009(18):240-240.
-
9文萃.中国台湾网评出“2007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J].台湾工作通讯,2008(2):36-36.
-
10冯筱白.多党合作是政党制度的科学实践[J].前进论坛,2009(1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