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5,共5页
World Economy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02
-
1徐勇,曾峻.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J].学习与探索,1998(2):89-92. 被引量:2
-
2李慎之.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价值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9-9. 被引量:17
-
3俞可平.全球化的二律背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2-13. 被引量:18
-
4黄卫平.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4-16. 被引量:7
-
5蔡拓.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4):19-21. 被引量:7
-
6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主义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2):46-57. 被引量:16
-
7叶江.试论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国际观察,1998(1):12-16. 被引量:1
-
8杨雪冬,王列.热话题与冷思考(七)——关于全球化与中国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3-10. 被引量:39
-
9王逸舟.全球化过程与中国的机遇——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几点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16-19. 被引量:3
-
10孙津.全球化与体制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3):20-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1
-
1杨菊梅.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1(1):58-60.
-
2丁志刚.全球化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1999(2):208-213. 被引量:7
-
3杜海军.全球化与现代性:一种考察中国共产党经济职能的视角[J].甘肃理论学刊,2005(2):41-43.
-
4静远,穆瑞凯.关于寿险投保人变更的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J].上海保险,2006(7):25-27.
-
5高明霞.试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观走向[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71-73.
-
6王昊.零和观与均胜观: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两种利益观和发展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1):38-41. 被引量:3
-
7陈小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改革与开放[J].西南金融,2000(1):41-42.
-
8伊丹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全球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46-59. 被引量:1
-
9许静,杨永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城市经济全球化水平的空间演化[J].经济地理,2021,41(7):20-30. 被引量:6
-
10姜旭阳.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4):63-65.
二级引证文献23
-
1谢攀,王一宁.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青藏高原论坛,2023,11(1):112-121.
-
2李智才.全球化:概念·机制·影响──系统论的观点[J].大连干部学刊,2001,17(1):8-10.
-
3刘芳.全球化时代的价值认同[J].甘肃理论学刊,2004(5):47-49. 被引量:14
-
4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3):68-72. 被引量:16
-
5吴丽兵,吴凡.利益协调的制度保证和观念支持[J].江淮论坛,2006(1):26-29.
-
6石红春.略论我国转型期社会交往的基本特征[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2):38-41.
-
7赵建杰.转型期我国利益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9,25(1):43-46.
-
8赵建杰.当前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东岳论丛,2009,30(6):156-160. 被引量:5
-
9余满晖,李亚军.论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0(5):102-104. 被引量:1
-
10余满晖,刘晓华.论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J].世纪桥,2010(21):131-132.
-
1王金存.新形势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新特点[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3):52-56.
-
2唐永胜.依然是处境两难——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发展中国家[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2):40-44. 被引量:1
-
3郗卫东.“对日新思维”显示中国自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4-24.
-
4刘振霞.经济的全球化对国家关系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12):93-94.
-
5温习勇.浅析经济因素对国家关系的影响[J].安康师专学报,2003,15(4):29-31.
-
6肖琳.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J].太平洋学报,2014,22(2). 被引量:29
-
7张清敏.国家不同平等互利——浅析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J].科学决策,2007(1):16-19. 被引量:1
-
8陆建人.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昨天、今天与明天[J].创新,2007,1(5):25-31. 被引量:1
-
9王小敏.因国而异——再谈中国经济崛起对亚洲的影响[J].世界知识,2006(17):48-49. 被引量:4
-
10段启红.社会组织的治理类型及其发展路径[J].咨询与决策,2016,0(7):7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