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十年来,单心室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式经历了变革和发展。在Fontan手术发现之前,主要通过体肺分流术来增加肺动脉的血流量,这种手术方式在短期内能够提高生存率,但是由于术后并发症较多患儿往往仅能存活二三十年[1]。1971年Fontan等[2]首次引用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来治疗三尖瓣闭锁,从而开创了体静脉与肺动脉连接的先河。1973年,Kreutzer等[3]在Fontan手术的基础上,将肺动脉及其瓣膜直接与右心耳相吻合,操作上更为简单,疗效也更好。如今,我们将这两种手术方式归纳为第一代Fontan手术。
出处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4期4008-401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