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正交试验法研究白鲜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选择渗漉法为提取工艺,以药材破碎度、乙醇倍数、乙醇浓度、渗漉速度为四个水平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各因素水平。结果表明,渗漉法提取白鲜皮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药材破碎度为1~2mm、乙醇倍数为7倍、乙醇浓度为60%、渗漉速度为每分钟4~5ml。正交试验法研究白鲜皮渗漉提取工艺的参数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作者
梁红
韦宝韩
黄光伟
龙致科
机构地区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广西轻工业》
2009年第5期16-17,共2页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关键词
白鲜皮
提取工艺
渗漉
正交试验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杜程芳,杨欣欣,屠鹏飞.
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63-1666.
被引量:44
2
武海燕.
药用植物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3):50-51.
被引量:39
3
苏伟梁,靳丽梅.
正交法优选白鲜皮的提取工艺[J]
.黑龙江医药,2006,19(1):16-17.
被引量:8
4
赖茂祥,刘元,何飞.止瘁香皂研究资料[D].广西中医药研究所,2001,1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谭家莉,谢艳华,匡威.
白鲜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新医药,2004,3(8):35-36.
被引量:19
2
赖作企,符雄.
沙田柚种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4(4):117-121.
被引量:12
3
汤俊,朱卫,屠治本.
蚬壳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11):563-565.
被引量:41
4
杜程芳,杨欣欣,屠鹏飞.
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663-1666.
被引量:44
5
卫粉艳,原春兰.
白鲜皮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93-95.
被引量:18
6
王红萍.
白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2)[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23(3):200-201.
被引量:17
7
曹仁烈 孙在源 等.中药水浸剂在试管内抗皮肤真菌的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4):286-290.
8
胡昌奇 韩建伟 等.狭叶白鲜皮中的柠檬苦素类成分[J].植物学报,1989,31(6):453-458.
9
康胜利 王素贤 朱廷儒.中药白鲜皮活性成分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3,18(6):11-11.
10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37~738
<
1
2
3
>
共引文献
82
1
张虎,包海花,夏清平,武欣宇,王阔,韩杨.
藻酸盐敷料性能比较与市场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78):62-63.
2
武海燕.
药用植物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33(3):50-51.
被引量:39
3
郭毅斌,曹红卫,范莉,杨大成,鲁永玲,吕根法,郑江,肖光夏.
白鲜皮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与活性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17):1654-1656.
被引量:11
4
何仰清,马占营,杨谦,余晓皎,高黎明,姚秉华.
毛梗翠雀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784-2786.
被引量:1
5
王萌,吉腾飞,杨建波,苏亚伦.
川黄柏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药材,2009,32(2):208-210.
被引量:22
6
谢龙腾.
痔血胶囊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13例分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527-527.
被引量:1
7
姜林锟,杨松,王志东,李媛,冯道全,薛伟.
白鲜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09,37(5):32-34.
被引量:9
8
王晓今,陈成伟,傅青春,张军红,孔敏,王静华,施莉琴,周丰,李雪莲.
痔血胶囊单药致群发性肝损伤——附30例分析[J]
.肝脏,2009,14(4):287-290.
被引量:13
9
张玲,李云涛,王丽娜,栾杰.
HPLC法测定白鲜皮中白鲜碱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9):8-9.
被引量:6
10
高亚男,王森,杨明,曾敏,苏柘僮,赵强强.
良肤软膏中白鲜皮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10,32(2):322-324.
被引量:3
<
1
2
3
4
5
…
9
>
同被引文献
3
1
苏伟梁,靳丽梅.
正交法优选白鲜皮的提取工艺[J]
.黑龙江医药,2006,19(1):16-17.
被引量:8
2
滕海英,祝国强,黄平,刘沛.
正交试验设计实例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75-76.
被引量:113
3
杜程芳,屠鹏飞.
白鲜皮药材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天然药物,2003,1(2):94-9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
1
邓翀,颜永刚,姚天鹅.
正交实验结合指纹图谱筛选白鲜皮提取工艺[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4):25-2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邓翀,郑洁,宋小妹.
指纹图谱结合响应面法研究醋制南五味子炮制工艺[J]
.中成药,2012,34(8):1563-1567.
被引量:9
2
毕宏生,郭俊国,解孝锋.
正交试验优选栀子的水提醇沉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19-23.
被引量:13
3
张化为,杨璐萌,王忠江,邓翀.
响应面法优化白鲜皮提取工艺[J]
.现代中医药,2014,34(4):68-71.
被引量:2
4
颜永刚,吴玲,马妮,李博,王玉,薛泉.
正交试验结合HPLC法筛选太白洋参提取工艺[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74-77.
被引量:7
5
徐益清,杨辉,罗友华.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中药制药过程中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6,28(2):8-11.
被引量:14
6
袁贵强,左之才,万涛梅,任毅.
复方中药肤螨灭提取工艺的正交法优化[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6(10):166-168.
被引量:1
7
赵夏,马晓晨.
白鲜皮提取物抗过敏反应研究[J]
.中医学报,2019,34(3):568-571.
被引量:28
1
桑彤,谢培德.
延胡索渗漉提取工艺的优选[J]
.基层中药杂志,2000,14(3):35-36.
被引量:7
2
谭朝阳,尤昭玲,袁宏佳.
三七渗漉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51-52.
被引量:11
3
文筱,张爱军,何道惠.
正交试验优选姜黄的渗漉提取工艺[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19):96-96.
被引量:1
4
汪兰芳,方优妮,韩建伟,缪刘萍.
正交试验优选橘红贴膏的乙醇渗漉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38-40.
被引量:6
5
万路平,刘亮,丁丽娜,陈东林,冯华.
正交试验法优选天冬渗漉提取工艺[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19-20.
被引量:5
6
罗世江,陆峥琳,黄瑞松,覃冬杰.
壮药水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J]
.广西医学,2013,35(5):541-544.
被引量:1
7
秦婷,李平,郭金甲,杨冬丽,王志文,王春民.
正交试验法优选马钱子渗漉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2):44-46.
被引量:3
8
张云芳.
正交实验优选当归挥发油的提取工艺[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62-1963.
被引量:5
9
王芳,高群,谈静,呼梅.
祛疣酊渗漉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51-53.
被引量:2
10
杨瑜,方世平,肖从新.
正交实验法优选赤芍的渗漉提取工艺[J]
.医药导报,2005,24(5):433-434.
被引量:6
<
1
2
>
广西轻工业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苏成
俞征鹿
张玉华
张梅
潘云涛
杨志清
徐波
郭红
马铮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协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地震局
相关主题
中国自然科学
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