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科学态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正确的处理方法。这些重要思想对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我国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为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方向,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了深刻启示。
作者
周耀宏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许昌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关键词
毛泽东
群体性事件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和谐
党的建设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A84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2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王金豹.
50年代中期我们党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探索与启示[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1):31-34.
被引量:4
2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
胡锦涛.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J]
.求是,2006(1):3-9.
被引量:102
4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
刘絮,聂玉春.信访工作手册[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邹铁力.
战略机遇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征及应对措施[J]
.公安研究,2004(6):40-45.
被引量:2
2
刘 旭,聂玉春.信访工作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623
1
蔡孝恒,张亮.
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建设--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J]
.学术论坛,2008,31(3):77-80.
2
刘俊月.
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46-48.
被引量:4
3
张红宇.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J]
.理论导报,2006(12):30-31.
4
文国伟.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8(5):4-6.
被引量:2
5
程恩富,王朝科.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到实践的纽带[J]
.海派经济学,2009,7(1):46-55.
被引量:1
6
董慧.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再认识[J]
.云南社会科学,2008(S1):47-48.
7
任丽卿.
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J]
.成功,2009(5):283-283.
8
张琴.
胡锦涛人民利益观的初探[J]
.延边党校学报,2010,25(1):15-17.
被引量:1
9
侯子峰,周学智.
需要层次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J]
.消费导刊,2009,0(20):25-26.
10
边彦茹,王爱臣.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J]
.消费导刊,2008,0(12):59-5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
1
赵振军.
浅析亨廷顿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58-61.
被引量:8
2
李斌.
政治发展的社会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J]
.理论与改革,2005(2):19-21.
被引量:25
3
李红波,颜佳华.
国内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
.云南社会科学,2006(2):26-30.
被引量:11
4
蔡娟.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60(1):172-175.
被引量:5
5
杨泽娟.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5(6):8-11.
被引量:2
6
李琼.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述评[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10(4):1-4.
被引量:20
7
胡进军.
维护社会稳定视角下群体性事件的预防策略[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3):80-83.
被引量:6
8
袁其波.
公民社会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21-24.
被引量:4
9
李永宠,陈晋胜.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J]
.晋阳学刊,2004(1):33-38.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
2
1
秦存强.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审视当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J]
.理论月刊,2011(2):87-89.
被引量:2
2
高滢骐.
从国家发展看群体性事件[J]
.大观周刊,2012(46):76-76.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曹永辉,吴婷婷.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稳定机制研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3(6):74-74.
2
焦占广,王世卿.
近年来国内关于群体性事件预防问题的研究述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15(4):128-131.
1
李天喜,陈世奎.
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J]
.福建理论学习,1998,0(7):8-9.
2
陈云涛.
从“十大关系”到“十二个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J]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1):50-52.
3
谭力.
毛泽东行政思想简论[J]
.中国行政管理,1993(12):4-8.
4
杨庆丰.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进一步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6):53-54.
5
郁顺华,曹廷志.
刘少奇干部思想初探──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J]
.江苏社会科学,1998(6):70-74.
6
陈立平.
试论刘少奇的治国理念[J]
.传承,2015(5):22-23.
7
孙宏健.
试论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格局及其基本特征[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5):11-15.
8
史崧正.
坚持实事求是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
.金田,2014,0(2):384-384.
9
邓汪扬.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党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7,15(2):23-25.
10
杨玉君.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
.知识经济,2009(9X):75-76.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