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才聚集效应关键成功要素及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人才聚集效应影响要素的聚类分析认为,人才规模、人才配置和激励因素是人才聚集效应的三大关键成功要素,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人才规模达到并超过一定规模,三大关键成功要素相互作用、不断优化,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才聚集的八个方面,使人才聚集效应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浪上升过程。
作者
张敏
陈万明
刘晓杨
机构地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4-497,共4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关键词
人才聚集效应
关键成功要素
CSF
影响机理
分类号
C960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2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8
1
李景山,雷金屹.
硅谷人才聚集效应的探析[J]
.学习与探索,2007(4):175-177.
被引量:10
2
吴贵明,周碧华.
产业集群人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7(17):93-94.
被引量:2
3
李明英,张席瑞.
中部六省人才柔性流动下的聚集效应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07(4):43-45.
被引量:13
4
施琴芬,吴祖麒,赵康.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隐性知识[J]
.中国软科学,2003(8):96-102.
被引量:69
5
孙健,陈建林,李桂玲.
我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07(6):170-173.
被引量:5
6
李建钟.
美国的人才汇集机制[J]
.中国人才,2003(2):15-17.
被引量:26
7
王大洲.
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
.科研管理,2001,22(5):96-103.
被引量:197
8
牛冲槐,张敏,接民,李刚.
人才聚集中自我冲突的消减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8):148-154.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于海.
结构化的行动,行动化的结构──读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J]
.社会,1998,18(7):46-47.
被引量:16
2
刘文普,邵伏先.
试论人才流动的三大规律[J]
.中国人才,1994,0(3):5-7.
被引量:3
3
王子龙,谭清美.
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效应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87-90.
被引量:46
4
邱永明,朱莲华.
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和现实依据[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83-86.
被引量:3
5
尹利.
企业家个性与企业的个性化发展[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9(1):18-21.
被引量:2
6
孙婧,周升起,张然.
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J]
.经济前沿,2005(2):30-34.
被引量:6
7
王勇,杜学元.
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J]
.教育与现代化,2005(1):24-26.
被引量:24
8
李忠东.
世人瞩目话硅谷[J]
.广东科技,2005,14(4):53-54.
被引量:2
9
张体勤,刘军,杨明海.
知识型组织的人才集聚效应与集聚战略[J]
.理论学刊,2005(6):70-72.
被引量:37
10
仪建红,于永.
大学生个性特征对比调查分析[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72-76.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12
1
孙正圆.
试论2010年以来政府科技人才奖励政策——以山东省为例[J]
.质量与市场,2021(20):79-81.
2
储节旺,储伊力,黄洁钦,吴凯媛,琚琼,张瑶瑶.
隐性知识共享转化与科技信息工作[J]
.情报学进展,2014(1):388-423.
3
王华,杨曦,赵婷微,纪亚琨.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以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23,41(1):143-155.
被引量:5
4
李庆军,郭晓霞,王超.
创新网络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2(1):89-100.
5
朱少英.
基于演化博弈的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45-47.
被引量:2
6
闻曙明,施琴芬.
知识管理视野下的高校隐性知识管理[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12(2):32-36.
7
周志家,江卉.
从桥梁到网络--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与未来[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4(2):92-95.
被引量:2
8
彭锐,杨芳.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及演进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的作用[J]
.科研管理,2008,29(S1):38-41.
被引量:26
9
张福安.
高校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分析及策略探讨[J]
.文教资料,2006(28):56-57.
被引量:3
10
褚建勋,汤书昆.
基于顿悟学习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6,24(S1):225-22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40
1
孙久文,易淑昶,傅娟.
提升我国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承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2021(2):102-109.
被引量:19
2
孙健,孙启文,孙嘉琦.
中国不同地区人才集聚模式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3):13-18.
被引量:62
3
王重鸣,陈民科.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
.心理科学,2002,25(5):513-516.
被引量:512
4
陈健,何国祥.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3):78-82.
被引量:37
5
庄家祥.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律浅探[J]
.湖湘论坛,2006,19(1):67-69.
被引量:7
6
牛冲槐,张敏,张洪潮,李刚.
人才聚集效应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2):16-19.
被引量:24
7
宋鸿,陈晓玲.
区域人才吸引力的定量评价与比较[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23(3):26-28.
被引量:31
8
王建强,王元瑞,刘玉芝.
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与河北省人才发展策略[J]
.河北学刊,2006,26(2):189-193.
被引量:19
9
唐■,立军.
北京市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1):53-56.
被引量:4
10
牛冲槐,接民,张敏,段治平,李刚.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
.中国软科学,2006(4):118-123.
被引量:190
引证文献
12
1
陈楠.
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47-48.
2
李宾.
广东企业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研究[J]
.特区经济,2010(11):43-44.
3
陈楠.
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聚集效应的虚拟化实现[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515-518.
被引量:2
4
宋磊,牛冲槐,黄娟.
我国各省人才聚集效应非均衡评价研究——基于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法[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6):103-109.
被引量:1
5
刘兵,梁林,李嫄.
我国区域人才聚集影响因素识别及驱动模式探究[J]
.人口与经济,2013(4):78-88.
被引量:20
6
陈楠.
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理论的人才配置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3,2(4):56-58.
7
芮雪琴,李环耐,牛冲槐,任耀.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6):23-28.
被引量:35
8
王晖.
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科技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4):28-32.
被引量:6
9
许爱萍.
区域科技创新人才聚集驱动要素分析——以京津冀为例[J]
.科技与经济,2014,27(6):81-85.
被引量:15
10
刘小平.
湖北省区域物流人才聚集效应评价实证研究[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6,27(3):93-96.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韩凤芹,蔡佳颖.
引才政策、空间溢出与创新提升——基于城市空间异质性的实证[J]
.科学学研究,2022,40(12):2138-2149.
被引量:8
2
苗晓姿,宋雪侨.
华南地区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产业科技创新,2020(8):13-14.
3
林娜,张军.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J]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23(2):89-91.
被引量:7
4
石美玲.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人才需求与匹配策略[J]
.管理工程师,2013,18(3):30-33.
被引量:1
5
梁林,刘兵.
京津冀地区人才聚集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以曹妃甸新区为例[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0-17.
被引量:2
6
梁林,刘兵,刘士臣.
我国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3):30-34.
被引量:3
7
梁林,刘兵,李嫄.
基于综合集成思想的区域人才聚集系统演化趋势预测方法研究[J]
.管理现代化,2014,34(4):119-121.
被引量:2
8
程永波,陈洪转,赵强强,宋露露.
创新型科技人才与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江苏的实证分析[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28-35.
被引量:4
9
梁林,刘兵,李嫄.
我国区域人才聚集良性演化路径探究——以曹妃甸新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45-53.
被引量:5
10
许伟,张小平,占林涛.
科技人才管理影响因素与促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150-154.
被引量:13
1
谢宝国,夏勉.
关键绩效与岗位绩效[J]
.企业管理,2004(4):38-41.
被引量:13
2
曲景东,陈善广,蓝伯雄,李智刚.
EIS及其研究进展[J]
.计算机工程,2002,28(7):3-4.
被引量:3
3
叶苏东.
电力项目利用民间资本的模式研究[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22-28.
被引量:1
4
肖伟,魏庆琦.
虚拟团队CSF三维模型构建与管理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8):154-157.
被引量:2
5
于博,李霖.
变革型领导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机理分析[J]
.社科纵横,2009,24(12):53-55.
6
肖伟,赵嵩正.
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指标体系与绩效预测评价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81-183.
被引量:5
7
刘琦.
加快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思考[J]
.现代人事,2003(12):32-33.
8
李玉刚,吴红伟.
非公组织人才的特点和工作对策[J]
.中国人才,2007(1):74-76.
被引量:1
9
肖伟,魏庆琦.
聚类分析在虚拟团队关键成功因素研究中的应用[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97-99.
被引量:1
10
蔡卫红.
发展与发展观的内涵、演进及其在我国的启迪与推进[J]
.发展研究,2011,28(5):90-92.
被引量:1
科技管理研究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