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体色的调控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综合近年来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饲料添加剂对人工养殖水产动物体色的调控作用。
作者
马晶晶
张利民
王际英
机构地区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出处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8期48-51,共4页
Animals Breeding and Feed
关键词
体色异常
白化
饲料添加剂
调控
分类号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1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袁立强,马旭洲,王武,叶蕾.
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5):577-584.
被引量:35
2
郭恩棉,吕亮,王鑫,宫一震.
白化大菱鲆与正常大菱鲆营养价值的比较[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1):34-36.
被引量:4
3
王锐,费小红.
四种增色剂在观赏鱼中应用的研究[J]
.北京水产,2005(4):37-38.
被引量:33
4
袁万安,陈建,童孝兵,熊卫,赵林.
色素添加剂对大口鲇体色的影响[J]
.河北渔业,2005(1):16-18.
被引量:10
5
马爱军,陈四清,雷霁霖,王印庚.
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大菱鲆幼鱼色素恢复作用的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5):25-29.
被引量:8
6
陈炜,姜志强,吴立新,张忠亮,赵鸿涛.
牙鲆正常个体与白化个体脂肪酸组成的比较[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19(1):21-25.
被引量:9
7
陈晓明,徐学明,金征宇.
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对金鱼体色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4,11(1):70-73.
被引量:77
8
冷向军,李小勤,韦友传,吴世林,陆地,麻艳群,苏小英.
饲料中添加叶黄素对胡子鲶体色的影响[J]
.水产学报,2003,27(1):38-42.
被引量:47
9
张饮江,何培民,何文辉.
螺旋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体色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1,8(2):59-62.
被引量:24
10
金征宇,过世东,吕玉华.
饲料中添加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对罗氏沼虾的体色及生长状况的影响[J]
.饲料工业,1999,20(10):29-31.
被引量:38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81
1
李淡秋.
中国20种海水鱼虾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J]
.水产学报,1989,13(2):157-159.
被引量:33
2
孙光.
日本牙鲆人工苗种体色异常的研究现状[J]
.水产学报,1988,12(2):177-182.
被引量:5
3
周爱堂.
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
.淡水渔业,1987,17(2):5-6.
被引量:8
4
吴琴瑟.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94,14(2):76-80.
被引量:21
5
张义明,陈峰,郭祀远.
混合营养培养中光照强度及有机碳源对Spirulina platensis生长率的作用[J]
.贵州工学院学报,1996,25(4):82-89.
被引量:9
6
申雪艳,孔杰,宫庆礼,雷霁霖.
大菱鲆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J]
.海洋水产研究,2005,26(6):94-100.
被引量:18
7
冷向军,李小勤.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2006,30(1):138-143.
被引量:89
8
郭福存,张礼华,王建国,谢家声,段习文.
增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现况[J]
.农牧产品开发,1996(2):23-26.
被引量:5
9
刘建康.东湖生态学研究(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
苏锦祥,凌建国,等.鱼类学与鱼类增养殖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306—308.
<
1
2
3
4
5
…
9
>
共引文献
214
1
于孝东,姚维志,栾会妮,孙志明,罗红波.
虾青素的开发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江西水产科技,2004(3):17-22.
被引量:1
2
陈昌福,姚鹃,肖雪生,李兆文,罗宇良,王绍辉.
海洋1号红酵母饲养日本对虾幼虾的效果[J]
.淡水渔业,2004,34(6):55-57.
被引量:22
3
王方雨,张世萍.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水产科学,2005,24(1):45-46.
被引量:11
4
于孝东,姚维志,栾会妮,孙志明,罗红波.
虾青素的开发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
.饲料博览,2005,17(4):42-45.
被引量:7
5
陈斌,吴天星.
类胡萝卜素对水产动物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水利渔业,2005,25(3):68-69.
被引量:3
6
童晓滨.
商品化螺旋藻的功能及其开发前景[J]
.南平师专学报,2004,23(2):46-52.
被引量:1
7
高前欣.
水产动物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J]
.中国饲料,2005(11):29-30.
被引量:14
8
林越赳,蔡良候,曾庆民,吴石坤,何伟湃,林玉群.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研究[J]
.台湾海峡,2005,24(3):356-362.
被引量:5
9
董玉华,赵元凤.
虾青素生物学来源和功能的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2005,24(10):50-52.
被引量:29
10
潘建林,王喆,廖馨,唐建清,黄成.
螺旋藻及其短钝溞载体在黄颡鱼育苗中的应用[J]
.淡水渔业,2005,35(6):37-40.
被引量:4
<
1
2
3
4
5
…
22
>
同被引文献
31
1
马连第,马德坤,高薏.
千山产东北小鲵的早期发育[J]
.动物学杂志,1994,29(2):46-51.
被引量:13
2
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肖汉兵.
大鲵早期胚胎发育观察[J]
.动物学杂志,1994,29(4):42-46.
被引量:20
3
杨焱清,肖汉兵,刘鉴毅.
大鲵胚后发育的初步观察[J]
.中国水产科学,1994,1(2):26-31.
被引量:4
4
王锐,费小红.
四种增色剂在观赏鱼中应用的研究[J]
.北京水产,2005(4):37-38.
被引量:33
5
孙普选,郭石生,张贵祁,蒋艾青,蒋天民.
湖南中国小鲵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资源保护措施[J]
.中国水产,2005(10):70-71.
被引量:3
6
孙普选,蒋艾青,郭石生,张贵祁,蒋天民.
湖南挂榜山中国小鲵——生物特征资源量及保护措施探讨[J]
.水产学杂志,2005,18(2):70-73.
被引量:1
7
冷向军,李小勤.
水产动物着色的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2006,30(1):138-143.
被引量:89
8
周放,蒋爱伍,蒋得斌.
中国两栖类一新种(有尾目,小鲵科)[J]
.动物分类学报,2006,31(3):670-674.
被引量:15
9
米小其,邓学建,郭克疾,牛艳东,周毅.
挂榜山小鲵早期胚胎发育初步观察[J]
.四川动物,2007,26(2):377-378.
被引量:7
10
王秀玲,吴敏,袁定国.
新疆北鲵人工繁殖初步研究[J]
.四川动物,1997,16(1):22-24.
被引量:9
<
1
2
3
4
>
引证文献
2
1
张洪丽.
水产动物体色色素组成及着色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添加剂,2017,0(7):14-18.
2
宁梅红,迟鸿,陈毓,杨波,武正军,黄华苑.
人工饲养猫儿山小鲵个体发育特征初探[J]
.四川动物,2021,40(2):196-202.
1
苏利.
牙鲆苗种互残和体色异常的对策[J]
.河北渔业,1998(5):16-17.
2
李欢,桑卫国,段青源,杨家峰,汪杰,杨龙方,马金玲.
鱼类体色成因及调控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2014,38(8):109-115.
被引量:9
3
王吉桥,许建和,张弼.
比目鱼体色异常的机理与对策[J]
.海洋科学,2002,26(2):27-30.
被引量:12
4
木云雷,刘悦,王鉴.
牙鲆人工育苗试验[J]
.水产科学,1997,16(1):13-17.
被引量:5
5
唐精,叶元土,萧培珍,郭建林.
全植物蛋白饲料对胡子鲶体色的影响[J]
.广东饲料,2008,17(12):25-27.
被引量:4
6
孙光.
日本牙鲆人工苗种体色异常的研究现状[J]
.水产学报,1988,12(2):177-182.
被引量:5
7
商用挠足虫生产的经济可行性[J]
.渔业现代化,2015,42(1):76-76.
8
首汉伟,杨红,周丽.
鱼类附红细胞体病诊断防治[J]
.渔业致富指南,2000(13):37-37.
9
新物.
β-葡聚糖对养殖水产动物的作用[J]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30-30.
10
姜宏波,包杰.
牙鲆白化病的诱因及预防[J]
.科学养鱼,2011,33(9):49-49.
<
1
2
>
养殖与饲料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太生
卢洪洲
吴昊
房殿春
陈诗书
陈宝安
岑建农
赵红心
张福杰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复旦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相关主题
逆转
流行病学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